第五十九章竇太後善言勸皇後(1 / 1)

第五十九章竇太後善言勸皇後

竇太後深知,朝中王公大臣中不少人對廢太子劉榮懷有愧意,也有人心存重扶劉榮登上太子之位的想法。

竇太後不願意王皇後殺了對太子劉徹構不成威脅的劉榮。

另一方麵,竇太後也擔心王皇後畫虎不成反類犬,落下把柄在某個大臣手上,反而對太子劉徹不利。

思前想後,竇太後連夜讓宮女涪敏去明光宮召王皇後來長樂宮。

王皇後正在跟侍衛總管狄炎密謀如何暗取劉榮性命,以解除劉榮對王皇後親生兒子、十皇子劉徹太子之位的威脅。

突然見竇太後近侍宮女涪敏前來相召,立即梳整一番,隨涪敏前往長樂宮見竇太後。

竇太後本身也不喜歡王皇後的陰詐,但卻對自幼隨自己長大的王皇後的親生兒子、太子劉徹十分喜愛,這才待在太子份上,勉強寬待王皇後。

竇太後端坐臥榻邊上,目不斜視地品嚐著手中的茶水。

待王皇後見禮問安後,才指著放在臥榻邊上的點心案幾另一邊,淡淡地說:“皇後坐下,陪哀家聊聊天吧。”

王皇後素來瞅不上對自己不陰不陽的半眼瞎竇太後,但硬於其太後身份,麵子上倒做得很足。

溫婉地答應一聲,王皇後側體欠身恭謹地坐著,堆出滿麵笑容,裝著要聆聽太後訓示的樣子。

竇太後心中不快,淡淡地說:“我們是婆媳聊天,皇後不必拘謹。太子在哀家身邊習讀,皇後應多來察看,看看哀家有什麼做得不夠的地方,好教哀家做得更好!”

竇太後這明裏在謙遜,話裏的意思卻在嘲諷王皇後,放著兒子不管,整天隻想著兒子能當上皇帝,她自己好當太後。

王皇後仗著受劉啟寵幸,兒子又是太子,自己將來就是太後,因而心裏不把竇太後當回事。

但她心謀極高,知道兒子在太後身邊,是對兒子太子之位的最好保障。

因此極力恭維著竇太後,專揀竇太後喜歡聽的話來講,從不對竇太後說出一言半句不敬的話來。

聽得出竇太後嘲諷自己的意味,但王皇後卻故意裝嫩充傻。

樂嗬嗬地望著竇太後,王娡說:“太子得太後歡心,是太子的造化,也是奴家的造化。

有太後精心照應著太子,奴家心裏想使力,卻在太後周全照應太子之下,無處著力了。

奴家心裏感激於太後對太子無微不至的照應,每每焚香禱告上蒼,祈求上蒼賜太後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竇太後嘴角牽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仍然淡淡地說:“人哪來的東海之福,南山之壽?

皇後莫要如此強求上蒼了,也免得上蒼因此為難我們才好。

好了,皇後,哀家請你過來,是有一事相告於皇後。”

王娡早知竇太後無事決不會召自己來長樂宮礙她眼的。

聽了竇太後的話,王娡以一幅聆聽的樣子,向竇太後欠多著一點上身凝視著,靜待竇太後說事。

見狀,竇太後心裏不由生出厭惡。

但為了太子地位的穩固,竇太後歎了口氣,說:“皇後知道,廢太子與太子均為哀家親傳骨肉。

雖說太子更得哀家歡喜,但哀家決不允許有人背著哀家,幹出傷害廢太子的事來,更別想著害了廢太子的性命。

皇後,這是哀家要講的事一。

皇後亦知,廢太子之所以被皇上廢去太子之位,實因其母栗姬心胸狹隘,容不下他人。

皇上恐其日後做出傷害其他子女、嬪妃的事來,方才一怒之下廢了臨江王太子之位。

哀家要告訴皇後的事二,便是容不下他人之人,也同樣不會被皇上所容,更不會被哀家所容。

哀家知道,皇後寬宏大量,決非栗姬可比。

皇後自然深知以栗姬失寵累及廢太子的教訓為前車之鑒,決不會做出傷害其他皇子的事來,哀家也就免去了替太子擔著重蹈廢太子老路的心。

哀家的事兒講完了,夜也不早,哀家身體不好,有些累了,皇後也早點回宮好生將歇著。”

聽著竇太後這一大段話,王皇後心裏可氣壞了。

這哪裏是說事呀?

分明在教訓人嘛!

王皇後深知竇太後對穩固兒子太子地位的重要性。

雖然心裏早已千般氣生,萬般怨結。

但王娡臉上依然萬分恭謹地朝竇太後微笑著,說:“太後訓教得是,媳兒自是牢記於心,不敢一刻或忘。太後請安歇,媳兒先告退了,明早再來給太後請安。”

王皇後說完,朝竇太後深施一禮,退後幾步,這才轉身離去。

望著王皇後離去的背影,竇太後口中喃喃有詞:“但願你聽得進哀家的忠告,免得累及太子才好!不然,縱是哀家肯原諒於你,皇上也定然不見諒於你的,那栗姬便是你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