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跟著劉德去見母親栗姬,劉榮邊在心裏想著怎麼勸說栗姬改變心態。
進而謀求劉啟知道栗姬的變化,從而改變對她的看法,為自己重奪太子之位的努力打下基礎。
但凡女人恃寵而驕,將不僅禍及自身,連她的子女也要被禍及。
栗姬自恃得皇上恩寵,自己的長子又是太子,不僅目中無人,還不時ding撞劉啟,更不願答應劉啟在他百年後關照他的其他女人和子女,栗姬就失寵於劉啟。
而她不思悔改,脾氣反而愈加暴躁,終於被人使了奸計,導致長子劉榮的太子之位被廢,被遣往三子劉闞於死前的封國臨江為王。
位於明光宮的背後,與北武庫隔著宮道的,便是栗姬所住的棲鳳宮。
此時的棲鳳宮門可羅雀,鮮有後宮女人來造訪。
栗姬的三個兒子,一死兩就國,全離開了他。
棲鳳宮早成了孤宮,栗姬終日品著她一手釀就的孤獨與寂寞。
上個月,臨江王拆廟宇終於事發,栗姬隻得去求劉啟放過長子劉榮。
不料想卻使得劉啟更為暴怒,不僅斥責栗姬教子無方,還放言定要按律定劉榮死罪。
討了個沒趣,栗姬更加感歎人情冷暖,世事無常。
心想臨江王若被治死罪,自己便要去河間隨三兒子劉德同住,也免去後宮間冷眼寒語的侵擾。
今日正在宮中閑思劉榮當太子時的風光,宮女涪敏從棲鳳宮外急急趕回,將臨江王正在未央宮被議罪之事稟告了栗姬。
栗姬自知兒子臨江王離死不遠了,慘戚戚地獨坐垂著淚,茶飯不思。
起身傷感地去收拾行裝,栗姬想等三兒子劉德退朝回來之後,便跟他一起前往河間,徹底離開這陰森詭異的皇宮後院。
去打聽消息的涪敏,突然看到臨江王劉榮和河間王劉德一起,有說有笑的走回棲鳳宮。
萬分驚喜地奔回到栗姬身邊,語無倫次地直往宮門外指去。
栗姬以為劉榮終於被他親生父親殺了,一下子軟癱在椅子上,暈了過去。
這時,劉德陪著大哥劉榮剛好走進宮來,見宮女涪敏手忙腳亂地獨自叫喊著母親。
心知變故發生,劉德幾步奔近栗姬身邊,一把將母親抱到床上躺下。
劉榮見狀,猜知劉德所抱的中年女人便是“自己”的母親了,幾步來到床前探視。
聽完涪敏的話,劉榮才知道母親是以為自己被斬了才暈過去的,便伸手在母親人中處狠掐幾下,就把母親給掐醒了起來。
栗姬悠悠醒來,見兩個兒子都好好的,不由喜極而泣。
劉榮和劉德伺立在床前,劉德就將大哥被定死罪緩,以帶罪之身出任律法曹的經過繪聲繪色地說了一遍。
栗姬滿是驚訝地望著一向懦弱的劉榮,顫抖著嘴唇,膽戰心驚地問:“榮兒,怎麼敢ding撞你父皇呀?他怎麼會這麼寬大待你呢?”
心知母親心眼極小,就趁著母親問起的機會,想逐漸改變母親的狹小心胸。
劉榮就笑著說:“母親,要是人沒有了生死的顧慮,就會變得很無畏,說話做事自然順當。
孩兒被陷構拆廟宇而押回長安,已然離死不遠,再計較生死也是枉然。
這才能力辯是非,讓講理的父皇知道孩兒拆廟宇並非為了自己享樂,而是為了舉辦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