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完美勝出 上(2 / 2)

“如此,死罪而不殺,該當如何處置?”劉啟還是一頭霧水一般。

“稟皇上,臣等以為可對臨江王論以死罪緩。”劉舍建議著。

這死罪緩相當於現在的死刑緩期執行,劉啟自然從未聽說過,也虧2000多年前的劉舍能在急智之下想出這個新名詞出來!

“何為死罪緩,劉長史細細道來。”劉啟感興趣地挪了下屁股,側扶著龍椅扶手說道。

劉榮可是劉舍看著長大的,以前總覺得劉榮太過軟弱,太欠擔當了才沒有出麵死保劉榮的太子之位。

可今天看到了廢太子劉榮的絕佳表現,讓劉舍心裏生出替劉榮創造留在長安的機會。

劉舍決定讓劉榮留在長安好好發揮,以求在皇上心目中漸樹優秀的形象,從而為再次廢立太子創造機會。

這正是劉舍想出死罪緩這個新詞的用意所在。

見皇上果然問起死罪緩的意義,劉舍解釋說:“皇上,死罪緩就是定了死罪而暫時不殺。皇上可以令臨江王留在長安做特定的事情,按做事的成績再來重新議定要不要執行死罪。”

劉啟心思何等靈光,聽了劉舍的解釋,心下早明白劉舍有意讓自己再給劉榮一個機會。

想想,這也暗合自己心底那一瞬間閃過的念想,劉啟掃了一眼劉榮,才對劉舍說:“哦,這樣也好,免得後人非議朕不事理!依劉長史見解,朕應當委派臨江王何事才算妥當呢?”

到這時,劉榮算是聽明白了,丞相長史劉舍這是在幫自己,想給自己創造可以留在長安的機會。

而劉啟這老兒的腦袋似乎也靈光得很,正跟劉舍一唱一和著呢!

“Oh,mygod!天不亡我,必降大任也!”劉榮開心著想著。

聽著劉啟與丞相長史劉舍的對話,劉榮突然意識到,自己在2008年為何要穿越到大漢朝,來假冒這苦*的廢太子臨江王了。

原來,這在昭示著自己的2008年時的自己並非生命的重點,隻是在為穿越來大漢朝的輝煌做著鋪墊,是用來替廢太子劉榮的去罪化而做的鋪墊和準備。

沒有前26年的知識累積,便不會有此時的鹹魚翻身!

劉榮邊注意聽著丞相長史劉舍會怎麼安排自己在長安的工作,邊暗自想著劉舍會不會借機報複剛才所受之辱呢?

劉舍心裏斟酌了許久才下了決心般,說:“皇上,臣從臨江王剛才的言行中悟到,若不能使得大漢的律法時時都能適合即時的實情,便將如臨江王所說,定會違了民意,傷了民心,在百姓心中種下仇恨大漢的種子。

因此,改變大漢律法的刻板規定,讓律法更隨民意,更近民心則是眼下大漢最重要的事情。

故而,臣以為皇上應新設律法曹,可令臨江王戴罪而裁立大漢律法,以戴罪之身任之。

這劉舍心裏暗自想給廢太子劉榮創造再立為太子的機會,也知皇上心裏欣賞廢太子臨江王劉榮今日的表現,這才建議劉啟增設律法曹,讓劉榮來擔任。

劉啟心裏也想讓劉榮來重新審定大漢律法,裁出不合時宜的條款,按民意民心增補律法條款。

正想著該讓劉榮擔任什麼職務去做這件事,卻聽劉舍已然想出律法曹這個新職位了。

劉啟不由稱讚道:“劉長史此言正合朕意!那就著臨江王暫留長安,以戴罪之身,檢視、裁奪大漢現行的律法條例,以民心民意按實情來裁奪大漢新的律法條例。”

劉榮剛聽完劉啟的話,立即表示著自己的態度,說:“兒臣謝父皇緩殺之恩!

兒臣定傾盡心力依父皇旨意,定不負父皇隆望,以民心民意之向背來增刪改立大漢律法條例。

使得大漢律法條例,皆須依案發當時的實情來裁奪當時的案情。

令大漢律法更合時宜,更具真性情,更撫近民心民意。”

“好!此事揭過,觀其後效。列位愛卿,還有何事要奏?”劉啟見劉榮這一番鬧騰過後,時間已不早了,便想回去跟栗姬提起臨江王今天在早朝上的好表現。

宣殿太監尖著嗓子吆喝著:“有事奏來,無事退朝!“劉啟略在龍椅上坐了一會,見殿中無人出班奏事,便朝宣殿太監輕聲說:“退朝!“在宣殿太監“退朝!”的長聲吆喝中,劉啟起身離座,步下龍階。

“恭送皇上!”眾王公大臣躬身恭送著劉啟退朝。

“恭送父皇!”劉榮身後響起好幾個的聲音,不由轉身望去,見是五個從十幾歲到二十來歲年紀麵貌清秀的年輕男子,便已猜到他們是自己的弟《弟了。

劉榮和藹地微笑著朝他們點點頭,心想哪位是自己的同母弟《弟劉德呢?

計上心來,劉榮邊走近他們,邊說:“三弟,母親可好?”

劉榮這是要認出哪位是自己的同母弟《弟劉德,好隨他去見母親栗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