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帥到極致的五官上,塗抹上一層淡淡的輕蔑。
劍眉一軒,星目半倪,嘴唇角噙含一抹孤傲,眉宇間遊走一層不屑。
高傲地望定惴惴不安的丞相征事衛館,令衛館的目光不敢停留在劉榮的臉上,漸漸低下頭去。
威!很威!真乃滅天絕威!
“若非天授之威,哪來這般鎮魂懾魄!”
劉啟心裏頓時浮起一種天假廢黜成就長子劉榮的想法來了!
劉啟和劉舍都在暗中觀察劉榮,見他有如此絕後空前的威儀,心裏都狂吃一驚。
兩人眼簾頓浮現作為帝皇的劉榮,高高端坐龍椅之上時的威儀來。
衛館遲遲沒有回答劉啟的問話,不得已,劉啟轉問劉舍:“劉長史,你以為如何呢?”
劉舍心中既現劉榮端坐龍椅的形象,心態不覺已發生改變,字斟句酌地回答:“稟皇上,臣竊以為臨江王不可殺!”
“姑且未議其拆廟宇之罪,單就口吐狂語,辱及大臣,也是死罪。劉長史為何卻說不可殺?”劉啟微皺眉頭,裝作不解般接著問。
“一來殺長子份屬辱祖宗;二來口吐狂語卻是在理之語;三來辱及大臣,乃我等思慮不周,自取其辱不得相怨;四來臨江王所言將大益我朝,影響深遠,令我等臣子懂得當視變化中的情況來處理政事,實為居功至偉而不是過。
如此的臨江王,豈可殺之?”劉舍一口氣列出不可殺臨江王劉榮的四大理由來。
劉啟聽了,微微點下頭,巡眼望向殿上群臣:“眾位王公大臣以為如何?”
眾王公大臣瞅著皇上日漸形弱,而新立的太子十皇子劉徹才七歲多,太過幼小,均知未能等及太子成人,皇上恐將撒手,心裏都在替大漢江山社稷擔憂。
此時突然發現原本懦弱無擔當的廢太子,不僅辯鋒機敏,博學廣聞,言語占理,解說明晰,而且玉樹臨風,陽剛映人,深稟天威,心中都生出一種不敢言及的期待來,紛紛附和長史劉舍的見解,主張臨江王不可殺。
近來,劉啟自我漸覺體弱,自然體會得了王公大臣深藏在內心深處的擔憂,而這擔憂也是他自己對大漢社稷江山的擔憂。
故而,劉啟並不以為王公大臣們附和長史劉舍的話,是官場上附會的話,也深知這一片附和長史劉舍之聲,所蘊含的他們不可言及的一種期待心理。
劉啟理解他們的這一個心思,這也是他自己的心思。
廢太子劉榮今天的表現,早已顛覆了鑲嵌在他記憶深處的烙印,令他對去年廢立太子的舉措是否正確生出疑惑之心來。
聽眾王公大臣一致不可殺的聲音,劉啟轉眼瞟了廢太子臨江王劉榮一眼,斟酌著說:“朕尊重列位王公大臣的意見,暫時不與臨江王計較口吐狂語,辱及大臣之罪。臨江王拆廟宇之罪,尚待列位王公大臣議決其罪。”
此時,劉榮已經確信自己已脫離死亡之地,暗自慶幸順勢而為,充當起廢太子臨江王劉榮!
但可以留在長安這個大漢皇朝權力中心的目的還沒有達到,心裏正想再生出什麼事來,好再高談闊論爭取一番。
劉啟要治劉榮拆廟宇之罪的這一番話,反倒合上了劉榮的心意。
劉榮嘴角噙著半縷冷笑,轉身麵對著所有的王公大臣,以挑戰的目光,依次從眾文臣武將臉上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