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讓愛情走出公寓
錢文忠(著名學者)
《愛情公寓》是一部描寫當代的年輕人都市生活的愛情喜劇,播出四年以來,極受電視觀眾,特別是都市年輕人的歡迎,收視效益和文化效益喜人,形成了可觀的忠實的觀眾群和粉絲群,不僅樹立了國內喜劇片的品牌地位,而且成為了大家津津樂道的都市情感文化話題。這種成功,在今天的電視劇海洋裏,不能不說是一朵奪目的璀璨浪花。《愛情公寓》已經推出了三部,後續作品也呼之欲出,電視觀眾翹首以盼,是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究竟什麼才是一部電視劇真正受到歡迎的標誌?這或許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話題,但是,我個人認為,起碼有一種是可以確認的標誌:觀眾不僅滿足於精彩的電視劇本身,還對神秘的幕後創作備感興趣。如果是那樣,就說明觀眾已經將自己的情感彙入到作品的生命之中,出現了深層次的“交融互動”。這部作品注定是一部成功之作。
最好的例子莫過於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了:讀者的興趣不可抑製地從《圍城》深入到它的創作者。錢鍾書先生幽默地表示:吃了一隻雞蛋,難道就要對下蛋的母雞感興趣麼?
其實,隻要那隻雞蛋足夠好吃,那隻母雞總是逃不脫人們的好奇的。反之,如果這是隻味道平平的雞蛋,人們除了改變自己的選擇,恐怕是不會關心母雞的。更不用說,假如遇到的是一隻化學合成的假雞蛋,人們大概就隻有出離的憤怒了。
所以,就順理成章地有了今天的這本《愛情公寓3:遇見你,三生有幸》,向有興趣將自己的情感與這部電視劇交融互動的觀眾,全麵展示劇本創作的初衷、拍攝工作的內幕、演員日常的生活、電視理念的詮釋、文化期望的寄托。和跌宕起伏的、作為最終結果的電視劇相比,描寫其過程的這本書自有引人入勝之處:坦誠,杜絕崇高的口號;樸實,拒絕矯飾的樣貌。
這是難得的。《愛情公寓》劇組的成員,大多是八零後,憑著對藝術的衝動,以電視劇的方式講述了當代年輕人自己的故事,描摹了他們的生活狀態,抒發了他們的情感脈動。更為難得的是,這份藝術的衝動背後,是一股沸騰了四年,而且顯然還將沸騰下去的熱血。憑借著這股熱血,笑對人生的風起雲湧,笑對情感的得失起伏。
這樣的熱血不是一部電視劇可以局限的,它所澆灌出來的愛情藝術之花,當然也不是“公寓”可以局限的。
當《愛情公寓》的愛情走出公寓的時候,製片人汪遠兄命我寫幾句話。我不能再稱自己是年輕人,然而,也正因為如此,我更能理解、尊敬這一群年輕人的藝術職業素養和藝術敬業精神,更欣賞、讚美他們的執著與堅持,尤其是在今天這樣紛繁多變、流蕩難居的時代。
順便說一句,汪遠的父尊是在中國電影界廣受尊重的前輩。我也有幸多次向這位老師請教,每次都有醍醐灌頂的感受,深受教益。子承父業本是傳統中常見的現象,而在今天,已經成為父子之間的奢侈。這,也令我和其他的朋友們為之讚歎欣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