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宇宙,日轉星移,新世紀伊始,人類麵臨著新的挑戰。當今的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開通,網絡技術的發展,各國之間高科技含量的政治、經濟、軍事的競爭均不約而同地關注一個熱點——人才的培養與發現。人們重複著一句古老而又賦予新意的格言:誰擁有人才,誰就擁有未來。
人才的競爭歸根結底是青少年的競爭。愈來愈多的教育家、心理學家與教育工作者潛心致力於青少年的智力開發、學生的學習與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人們在更新教育觀念、探究新的理論與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實驗,以培養21世紀所需求的綜合性的人才。在某種意義之下,人才的發現與培養是一個集哲學、教育學、心理學與學科教學論於一體的交叉學科的研究課題。“九五”期間,國家教育部提出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規劃的總體方案。在“規劃”的指導下,我們組織了多學科的人員進行了“麵向21世紀的挑戰學生的學習與發展”的課題研究,盡管我們的工作是努力的,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深知就我們的力量及短短的五年時間,遠不能圓滿地完成課題設想。權拋“一磚”,期待更多的“碧玉”問世。
“九五”期間,我們主持並完成的課題有:全國教育科研重點課題:數學元認知分析及認知能力培養;北京哲學社科重點課題:北京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北京教育科研重點課題:資優少年的學習與發展。五年來,我們進行了相應的理論研究及大量的實驗研究,曾多次在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並報告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應該說,這些成果的取得為本書的撰寫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全書共分四編。第一編:數學及理科學習與發展;第二編:語文學習與發展。這兩編的內容重點介紹作者將發展心理學、學科心理。
學與學科教學論相結合的研究工作,這與傳統的教材教法有迥然不同之處。第三編:智力結構及其發展,本編曆史地考證智力結構,進行了“元認知性質,結構及評定方法”等項研究。第四編:學習與發展中的個別差異,其中分超常、資優少年的學習與發展,學習障礙、學習不良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兩部分進行實驗研究,此外還有中國當代差異心理思想研究。
參加本書撰寫的有張君達教授、周玉榮副教授、雷靂副教授(博士)、張欽副教授(博士)、倪斯傑副教授、李元華副教授、張菁副教授、胡夏講師、王蓓博士、蘭英碩士。張君達、周玉榮負責全書的審定,倪斯傑、周玉榮、張欽、雷靂分別撰寫了本書的四編的概述。
本書可作為教育科研單位的高等學校教師、研究生、學生的研究參考用書,也可作為中、小學教師的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導用書。
十分感謝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的領導及劉長梅編輯為本書出版付出的辛勤勞動,感謝全國教育科研規劃辦、北京哲學社科規劃辦、北京教育科研規劃辦的信任與支持。
張君達2000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