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黃巢結拜孟絕海(2 / 3)

孫介石說:“這個韓歸範,武功高絕,雖然被孟絕海打敗,但他與孟絕海之戰是大唐王朝二百多年來最精彩的比武,是武林人最津津樂道的傳說故事,名聲遠播,與孟絕海、鄧天王、高思繼並稱大唐武林“四大天王”。隻是早早成為唐僖宗的禁軍將領,一直沒有戰場上立功揚名的機會,到護送孫揆上任昭義軍節度使,本想立即殺敵立功、斬將揚名,沒想到,首次上戰場遇到的竟然是李存孝,一個回合就被活捉,押解到太原寧死不降,與孫揆一起被李克用處死。高絕武功未能施展就一命嗚呼,太過可惜了。”

朱元璋說:“時間緊,任務急,我還真沒顧著打聽得這麼仔細。”

孫介石說:“那時我在長安城,這都是人人傳頌的武林大事。”

孫介石說:“接著說孟絕海。除了這些廣為人知的公開比武戰例,還有二百多場不出名的私下比武,孟絕海場場獲勝,從無敗績,可以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了,是名符其實的天下第一。孟絕海以武會友周遊天下,功成名就,在二十五歲這一年,打著“大刀無敵,”和“天下第一”的兩麵高高大旗、帶著眾多徒弟和粉絲,浩浩蕩蕩回到泰山,當了掌門的大師兄早早下山迎接。身高一米八五的大師兄在身高已經兩米二三、凜凜一軀、堂堂一表、名震天下的孟絕海麵前恭恭敬敬,謙謙卑卑,低聲下氣,低眉順眼,用盡了低等下屬、底層奴仆的恭敬、順從、謙卑、自賤、體貼、關懷表現,如同敬神敬聖、求官求財的愚氓們遇到真的天神一般,把孟絕海舉到上座又上上座,捧得高高在上再高高在上,讓孟絕海很不舒服,也暗淡了爭奪掌門心思。孟絕海按大師兄建議接管了泰山擂台,數百場守擂從無敗績,直到這一天遇到打擂的黃巢。”

孫介石說:“大的鹽幫可以花錢擺平官員和官兵,但對不斷出現的新興的小鹽幫隻能武力剿滅或鎮壓,這就需要強悍的武功經常去械鬥和戰鬥。黃巢家族已經坐鎮山東第一大鹽幫一百多年,在戰鬥中成長,家傳武功很厲害,這些武功到了黃巢手裏又進一步發揚光大,他從狂風吹摧細細荷花、荷花荷葉轉身泄力的現象中悟出了轉身、扭身、側身泄力的高深防守武功,取名為“荷影七搖”。這套以防守專長的武功很有效果,與黃巢武功相差不多的一般武功是進攻不到身邊的,反讓黃巢進攻充裕,少有敗績。”

孫介石說:“與黃巢防守的“荷影七搖”相反,孟絕海從泰山鬆濤中悟出了“鬆風九嘯”的進攻武功,講究出掌出拳出腳出腿速度快、力量大,這樣才能象狂風吹響細細鬆針一樣帶出掌風。”

孫介石說:“江湖上早已有了“齊魯三雄”的說法,是“魯北王彥章,天下王鐵槍”、“魯南菊花黃,天下都能防”、“魯中孟絕海,天下第一刀”。”

王彥章說:“我怎麼沒聽說?”

孫介石說:“流傳了這麼久的說法,你肯定聽到了,大概是不屑與他兩人為伍,才不願認可的。”

王彥章臉上閃過一絲苦笑的表情,未置可否地沒有說話。

孫介石說:“孟絕海對黃巢聞名已久,很崇拜黃巢這樣有文化的練武人。孟絕海識字不多,大概認字一千左右,對認字六七千的黃巢自然崇拜,何況黃巢還有“齊魯詩人”的大名頭,把他當作頂級文化人裏麵的大詩人大學問家一樣地崇拜。待黃巢在擂台上報出名姓,孟絕海對黃巢就有惺惺相惜、倍加尊重的感覺。一上場,孟絕海退讓了幾招,讓黃巢連續進攻了幾個回合,看出黃巢進攻威力不大,開始反攻。這一反攻,立即讓黃巢抵擋不住、左右支絀,隻得使出“荷影七搖”進行防守。這一防守,再也沒有了進攻機會,一退一進,再一退再一進,在擂台上倒轉了十幾圈,竟然爭鬥了五六十個回合。不過,孟絕海心裏明白,自己並未用盡全力,不然,即使專心於防守的黃巢也堅決不了十個回合。近幾年,孟絕海少有對手,象黃巢這樣具有十回合實力的高手也很難遇到,珍惜這次切磋機會,又是自己一向敬重的文化大師兼武學大師,就繼續與黃巢消耗。黃巢對自己的實力也很清楚,知道孟絕海的武功遠遠高過自己,一味防守纏鬥下去,也隻能再堅持二十個回合,何況擂台下麵觀眾對自己一味防守退讓早已一片噓聲,場麵上也太過難堪,於是狠心變招,往前一攻,立即漏洞大開,被孟絕海一掌擊中肩胛,往後踉蹌了七八步才在擂台邊緣上站穩,不是孟絕海掌下留情,已經是要掉下擂台了。黃巢心知肚明,立即拱手認輸。孟絕海說:“你沒掉下擂台怎麼算輸,隻能是平手啊。”黃巢是誠心誠意地認輸,說:“不是孟兄手下留情,我已經掉下了擂台。”孟絕海並不承讓是相讓,說:“我是傾盡全力才勉強地僥幸地擊中你一掌,何況即沒打倒也沒打下擂台。這隻能是平局。”兩人如此謙虛謙讓,就握手相牽,一起走下擂台,和圍棋複盤一樣說些剛才比武的細節和各自絕招。黃巢知道自己武功差之孟絕海很多,並不保留,把防守的“荷影七搖”詳細講解,竟然使孟絕海的武功又進步了一個境界。待孟絕海向黃巢講解“鬆風九嘯”時,黃巢說:“你講得很詳細,我能聽明白,但是做不到。恐怕我再苦練二十年也達不到你的力量和速度。兵器就不和你比試了,比試也是我輸。”這話說得坦誠又客觀,讓孟絕海由衷敬服黃巢的坦蕩胸襟,提議兩人結拜為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