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說:“十二太保大部分是沙陀族人,政治上自然以李存勗為首,李存勗的武功又是最高。但李存勗生性嗜武嗜殺、唯好音樂戲曲,文化思想低,政治頭腦差,許多事務都讓李存信給他出謀劃策。李存信聰慧機敏,漢化很深,熟悉中國曆代官爭與權謀,也熟悉多族語言。李存信曾經是李克用父親李國昌的心腹將領,多立戰功,後被李克用收為養子。李存信的武功其實比李存勗高出不少,但他城府深沉,一遇李存勗即掩飾武功,故在十二太保中武功排名第二。其實,他倆都是武功頂級的晉王府高級軍官,看不起以武求名的平民百姓。即使他倆沒打出“天下第一”的旗號,心中也是傲視群雄,數戰無敗績,自以為是天下第一。畢竟他倆都是王府子弟,不象一般武林平民那般急於表現、吹詡自己的武功以獲得名聲和錢財、地位。”。
朱元璋說:“李存孝被敕授為宣節校尉,李存勗李存信都不服氣,一是不服李存孝的武功,二是他們為多個親信謀取宣節校尉官級都沒如願,三是他們認為李存孝是劉翠青的勢力。到李存孝被封為十三太保時,他倆更是不服,因為李存孝還沒有任何軍功就被封為第十三太保,比所有的太保升遷都快,這樣,李存信出謀,李存勗出麵,搞了一場十三太保大聚會。”
朱元璋說:“以往,十二太保經常聚會,往往是大太保李嗣源主持,李存勗李存信唱主角,大家盡情盡興,大醉而歸。現在成了十三太保,又是十三太保首次聚會,大家都很注重,有家眷的太保們還帶了妻子兒女要一睹打虎英雄李存孝的風采,氣氛比平時熱鬧很多。”
朱元璋說:“十二太保經常聚會的地方是太原府的飛狐大酒樓。飛狐大酒樓是劉翠青的父兄所開,座落在汾水西岸。店高三層,豪華雅致。站在頂樓的武林盟主大廳,向西可以俯視全城,向東可以觀賞汾水風光,是全城富賈巨商、文人雅士、高官巨吏、將軍校尉們的聚會場所,也多有即興的書法畫作、粉壁題詩。”
朱元璋說:“中國沒有橫行江湖的武林世界,也沒有行俠仗義、劫掠州縣的大俠,也沒有一統武林、號令群雄、發號施令的武林盟主。有的隻是各地方底層練武者為博取名聲和職位進行的小小比賽,也許再有一些私自械鬥,也許還有一些練武之人的個人偷盜或劫掠。要想在中國組織團體勢力,一定離不開政治理想或宗教信仰。要在中國形成武林人士的拉幫結夥,一定要有官府做靠山和支持。但以傳說中的武林霸主作主廳名稱,則有很大吸引力,可以讓那些富賈巨商、文人雅士、高官巨吏、將軍校尉們花錢如水,盡顯財力、地位和臉麵。劉氏父子的精明正在於此,有晉王做靠山也很低調,從不幹政也不讓劉翠青幹政,很讓晉王放心,靠山更穩”
朱元璋說:“李存孝經常被劉翠青帶來吃喝品嚐,有多人慕名想與李存孝交往,主動給李存孝敬酒和付帳。但李存孝從不喝酒,與他們稍稍接觸後就不再深交,還是願意追隨在劉翠青後麵,依然自稱是姐姐的跟屁蟲。劉翠青貴為寵妃,許多場合李存孝不方便出現,就在家裏練武和讀書,有時也陪陪行走不方便的小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