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路遇(1 / 2)

金烏西墜,玉兔東升。祖龍江上船來人往,來去匆匆,隻有岸旁的綠柳紅楊年年開枝散葉,笑看春秋。轉眼又過了二十五年。這一年正是至聖七年,白龍王朝立朝以來已六十年許。

卻見江邊大道上蹄聲得得,來了一輛大車。轅座上坐著一名老漢,白巾包頭,身著短褐,口中吆喝,手上揮鞭,趕著拉車老馬奮力前行,身後車鬥裏裝著滿滿一車草料。

馬車沿著祖龍江南岸緩緩西行,老馬走得雖慢,但足下不停,轉眼便來到一個分岔路口。老漢“籲”的一聲,勒住韁繩,停下車輛,轉頭對著車鬥草料道:“滿鍋,下車囉,左邊走克。”

一名青衣少年從草料堆中探出頭來,揉揉雙眼,在車中找出一個小小包裹,一躍而下,道:“這麼快就到了?多謝大叔。”

老漢哈哈大笑,道:“要拜道長撒,需的再走二十裏。走快點,晚飯前能到來。”右手甩個響鞭,打馬往右邊岔路上橋走了。

青衣少年蹲在江邊捧起水來喝了幾口,又掬水洗了把臉,背好包裹,抖擻精神,邁步向西前行。走了約莫一個時辰,青衣少年正走得有些乏累,忽見得前方道路上擠了一群人馬,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青衣少年好奇心起,便快步上前,擠進圈內,卻見人群前方十丈處端坐著一個小道士,雙目緊閉,手執拂塵,口中念念有詞,身前地上卻寫著“欲登雲笈,先洗心麵”八個黑字。奇就奇在這黑色筆畫竟在微微蠕動,猶如活物。青衣少年定睛細看,那筆畫竟非是筆墨寫就,乃是千萬隻螞蟻在地上爬動組成,一筆一劃的顯出八個鬥大的字跡來。

小道士再默念片刻,雙眸一睜,喝道:“敕!天門廣大,隻渡有緣。爾等凡俗,豈識天路!身染罪業,無有道心者,若強自求取,必遭惡報。可速速退去,休得自誤。”這小道士看上去僅十來歲,聲音卻甚是老邁,低沉嘶啞,仿佛六十歲的老人一般。

青衣少年眼見這事透著古怪,便站到一旁靜靜觀看。

人群中一陣騷動。內裏有個四十歲的中年漢子,看似是這群人中打頭的,走上兩步,向小道士抱拳躬身,態度甚是恭謹,道:“在下姓李,暫充閩州府知州王大人門下主簿,未知道長是天門哪位真人?在此攔路,可有何訓示?”

小道士怪眼一翻,道:“我乃太和天門十五代弟子段臨祺是也。今日下山,特為查察各路拜山子弟,沙汰身懷惡跡者。爾等一路西來,驚擾百姓,這便不用上山拜師了吧。”

李主簿臉上泛紅,一陣尷尬。這閩州位於江**東北境,連通天元道、盤龍陪都二地,物產豐富,人口稠密,王大人的小公子是家中獨子,向來養尊處優,頗受寵溺,連吃飯的筷子都是金子打的。此次送小公子前來拜師求藝,王大人生怕小公子路上吃苦,特地派出府中二十來個仆人服侍,又命素來沉穩的李主簿帶隊輔佐,勢要拜師成功。往雲笈山西來的路上,小公子不慣車馬顛簸,硬是在中途棄車登轎。抬了兩日,又嫌轎夫走得慢,張口就罵,舉手就打,下人們個個怨氣衝天。昨日貪趕行程,錯過了州府,便在野店投宿,小公子嫌客店飯菜太素,著人去偷了店主人的生蛋雞來熬湯吃了。店主人尋來理論,反打了店主人一場。李主簿匆匆趕來,連作揖帶賠銀子,好不容易才熬過一宿。

現在段道長擺開蟻陣,不讓拜山,倒確是己方理虧在先。李主簿忖這段臨祺童顏老聲,頗有異相,既排“臨”字輩,約莫當真是山上的修道真人,當下定了定神,道:“我等不遠千裏而來,乃久慕天門道法廣大,術力通神。小公子拜師之意甚誠,願習得法術,達濟天下。路上雖略有事故,乃我等下人辦事不力而已,實與小公子無關。還望道長念我等遠來不易,網開一麵,放我等上山去吧。”左手一揮,一名仆役捧出一盤金銀元寶,恭恭敬敬地送到段臨祺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