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兩人行
一望無際的厄海上,泛起濃鬱如霾的黑霧,狂風一卷,整個海麵若一灘黑墨暈開,茫茫咫尺難見。
在這濃霾的黑海上,有一葉小舟撕浪而行。
小舟簡而陋,通體顏色老舊而顯出深黑顏色,如日曬風吹了十數載而未被風化的枯木所鑄。倒是那一張迎風而鼓滿的幡,似是一張嶄新的白色裹頭布,充滿著強烈違和感的縛在小舟頂端那兩條長索上。
陳舊小舟前端,站立著一名手持細長竹竿的少年。
少年麵容被完全淹沒在空氣中飄蕩的霾霧裏,隻看得見個大致輪廓。但其那一頭雪白如霜的銀絲,與其背後背負的那口黑棺,卻是並未被濃鬱到化不開的霾霧給淹沒掉。
反而,與霾霧顏色極其相似的黑棺,在這霧中,卻更顯黑亮。
少年撐杆,小舟破霧而行,一路上,寧靜到了極點。
十國域最神秘、最遼闊的厄海中,自然存在著數之不盡的強橫元獸,可白發少年行進於海麵上,沒有引起哪怕一頭元獸的注意。這一詭異到了極點的景象,若是落在一些境界高深、時常出沒於這片海域的修行者眼中,必定會被驚掉下巴。
……
大幽王朝,帝都。
龐大宛若一頭史前巨獸匍匐的恢弘皇殿,矗立在這片名為十國疆域的西南方位。毫無疑問,這是十國域中,堪稱最為磅礴壯闊的建築群之一。
皇殿通體發出金光,若被赤足之金水通體透了一遍,黃澄澄、金燦燦。遠遠望來,好似一條蟄伏而動的金龍。
金龍龍首,自然是那金鑾神殿。
金鑾殿最上首,低首端坐一人。此人身著紫色大袍,袍上鐫刻著一條條神龍,神龍雖為死物,但不知是否是因為所穿之人的緣由,竟然無息中散發出了一股橫掃整個神殿,欲要將整個神殿摧毀成齏粉的滔天煞氣。
這股煞氣傳遞而出的刹那,立即,神殿大門之外,兩股勁風亦同時呼嘯而進。
神殿內,兩道風浪卷起,風停,人影現。
兩道身影剛剛凝實,便已然來到了大殿的中部。其中一人如寒幽王這般穿著紫色大袍,隻是不同的是,這人所著的紫袍上,鐫刻的是一顆有一顆閃耀的星辰。
此人,乃是大幽王朝兩相之一“鄭舟淵”。
而另一青色長衫身影,名為“鄭妙”,乃鄭舟淵獨女,且亦是他施展觀星大術時的副手。
見到此二人來到神殿,微微低首的寒幽王,緩緩的抬起頭,目光中帶著一絲隨意與慵懶,問道,“左相,你有何事?”
左相鄭舟淵,立即躬首行禮,“回王的話,老臣昨夜觀天而望,發現西北方向有帝星現世。且此帝星之兆頭,並非吉兆。”
寒幽王眉頭微皺,問道,“為何兆?”
“大凶之兆!”鄭舟淵說此四字時,身軀呈九十度躬下。
但即便此話乃是為大逆之話,鄭舟淵卻也並未跪下。此番說明,鄭舟淵的地位之高,亦說明了,他並未說謊,此屬真話。
寒幽王眉頭皺得很深。
他知道鄭舟淵輕易不敢欺君,他也深信對方的占星之術。除此之外,那這句話的真實性,足以讓這位名震整個十國域的帝皇,開始憂慮了。
良久,寒幽王都未開口,整個神殿的氣氛,變得異常凝重。
“何解?”沉默終於被打破,寒幽王語調有些生硬的吐出這兩字。
聽到寒幽王終於開口,壓抑得並不敢擅自起身的鄭舟淵,依舊保持著九十度的身軀,輕輕“籲”出一口氣。
他頓了頓,站直身軀,輕輕拂了拂額頭並不密的細微汗漬,低聲回答,“老臣自觀此星象後,便徹夜卜算破解之法。得出了這般一解法——凶星換位,真龍蟄伏,以螭代之,血火祛除。”
“西北帝星之所以呈凶象,隻是因為有血火與煞氣聚於帝星周遭,使得帝星光芒雖然愈亮,但亦隻是血火與煞氣之光,並非帝星本身明亮。”
“如此,此象才為凶!”
“且為,大凶!”
鄭舟淵說完這些話,一旁少女鄭妙的額上,後背,早已是浸出了一層細密的汗漬。她目光望著仿若鍍了金的玉質地板,充滿了慌張與惶恐。
“換位、蟄伏、螭,除?”寒幽王深皺的眉,開始緩緩舒展開。
再次,神殿陷入了宛若無人的寂靜。
“左相,宣朕旨意,三日後,朕即退位,帝然繼位。”約莫過了半刻鍾,寒幽王微微直了直偉岸如虎的身軀,如此直接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