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長橋山得子(1 / 2)

青山碧水朱梅花

長亭短橋小人家

三兩孩提逐柴犬

一抹炊煙繞年華

長橋山是長橋鎮的聖山。話說還是在天地混沌的時候,這座山是由盤古親自開辟出來的。因為其綿延百裏,山勢和緩,海拔不高,就像一座長橋一樣,故此得名長橋山。這後來的長橋鎮就是以此山之名而得。有句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長橋鎮能有今天的富庶,大半源於長橋山的物產豐富。當地的老板姓都好這麼說,“我們長橋山是福山,我們長橋鎮自然也是福鎮”。這不過都是當地百姓對自己心目中聖山的喜愛之說罷了。長橋山之所以是座福山,主要是源於其豐富的物產。

長橋山海拔不高,約莫有七八百米的海拔,山上溪水淙淙,十步一潭,百步一泉。水滋養了長橋山的植被。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豐富的物產。隨便撒下些種子,便可開花結果。由於山上水量充沛,山腳下的百姓不用考慮幹旱的問題,農田的澆灌十分方便。長橋山的向陽坡一麵,是一層又一層的梯田。祖祖輩輩的長橋鎮村民,開墾出了方圓百裏最肥沃的梯田。這裏的村民精耕細作,仔細施肥,再加上長橋山泉水的灌溉,是難得高產良田。除了長橋山向陽坡的大麵積梯田以外,山裏的密林深處還是野生動物的家園,也養活了好多巡山的獵戶。當然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長橋山上生長一種野山參。這種山參極難尋覓,可遇而不可求,但是藥力極強,在野山參中,屬於上上品,被稱為長橋靈參。這長橋靈參難覓,當地的百姓都說前世要修得足夠的功德,山神爺爺才肯叫你在山上找到長橋靈參。隻要有生之年能尋得一顆長橋靈參,換得的銀兩,就足夠你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了。長橋鎮有一大戶,是高員外家。這高員外是個大善人,家財萬貫。說起高員外是如何發家致富的,這裏還頗有些淵源。高員外全名叫高得福,是高家的小兒子。為什麼起這麼個名字呢。原因是高得福的父母是年近五旬才得此一子,算得上是天大的福氣,遂取了高得福這個名字。高家老爺子和老太太一直想要個孩子,可是卻一直未能如願。眼看都快五十了,高家老兩口都已經要放棄了,覺得自己這輩子再沒有做父母的福氣了。不料某日有一遊方術士路過長橋鎮,行腳口渴,路過高家時掏了碗水喝。見高家老兩口悶悶不樂,院內也無兒孫嬉戲玩耍,遂問高老爺子原因。得知老兩口年近五旬,尚且無子。感念於老兩口施舍的那一碗解渴之水,遍將背囊中兩丸仙藥交給了高家老兩口,並說道,服下此藥,必能圓你們的父母之夢。話說這遊方術士有何道行,竟敢誇下如此海口,兩粒仙丹竟能助人求得子嗣?這道士卻是頗有來頭的。這個道人,原本是一流浪漢,流浪到青城山,**難耐,想找些果子吃。尋了半晌,一無所獲。突然,他發現不遠處有一株不起眼的桃樹,遍走過去看看有沒有果子吃。隻見這株小桃樹上,卻隻有一個桃子。他像尋著寶藏一般欣喜若狂,囫圇吞了下去。頃刻間,他頓覺神清氣爽,腳底生風,才發現竟然漂浮了起來。與此同時,紫氣東來,祥雲環伺,異香撲鼻。原來,這株桃樹,是張道陵在青城山得道後親手所種,並發下宏願,此樹遇有緣之人方可結果。這個流浪漢**難耐,桃樹感應到這是一個需要自己結果來救助的人,便結果,以救眼前這個有緣之人。這流浪漢也因緣際會,因為吃了這仙果,得道成仙。因他原本就是孤兒,打小吃百家飯長大,後來流浪四方,也沒個名字。今天因為吃了仙桃得道成仙,便給自己取名為一桃真人。一桃真人得道後不忘自己曾經流浪的苦日子,決定雲遊四方,解百姓之苦,報答張道陵選中他為有緣之人的恩情。這一桃真人後來雲遊到長橋鎮,也就有了送仙丹給高家的故事。話說一桃真人把兩粒仙丹給了高家老兩口之後,留下了一句讖語:“榮華富貴皆是夢,但求解脫上扶風”。說完這句話,一桃真人頃刻就化作一團紫氣,飄飄乎不知所蹤。高家老兩口得知是遇到了活神仙,忙跪下磕頭,還把一桃真人喝水的碗供奉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