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名起東極 第一章恩科(1 / 3)

浩渺東極大地,山林密布,溝壑縱橫,遍布著數之不盡的大小國家;東極南部,一個名曰:楚國的國家,南北縱橫萬裏有餘。今年,皇太八百年,三年一度的恩科大試將於兩個月後在京城皇太禁城開試,天下學士雲集京城,此次科考便是寒苦之人躍龍門到一道門檻,通過此試,一躍成龍,光宗耀祖,天下寒門學子三年一次的機會。朝廷對此亦是格外看重,朝廷開科取士,為國家選拔人才,這些選中之人將來肩負著整個國家的未來,若是考試中被抓到舞弊現象,輕者割去功名永不錄用;重者以欺君大罪論處,更有甚者被滿門抄斬,抄家滅族。

……

“咚咚咚”,三聲羅響;一身穿蟒袍,腰束八寶歲金帶,手持聖旨老者說道:“眾官接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著十三王皇甫正任恩科主考,文淵閣大學士蕭遠弘,劉明正任副主考,其餘人等皆受此三人調配,欽此”。

……

“楊兄,兩日後便是恩科開試之日,不知楊兄是否準備妥當?”,“多謝龍公子近日招待,在下早已準備妥當,隻等恩科開試”,“哦!看楊兄成竹在胸,定可讓這天下學子黯然失色啊!那在下先祝楊兄奪魁高中,榮獲狀元郎,哈哈哈”,“龍公子謬讚了,在下豈敢看不起天下眾人”,“誒!楊兄莫要謙虛,以楊兄文采學識即便不能高中狀元這三甲之名必有楊兄”,楊兄在下有一句話問你”,“龍公子對在下有恩,但說無妨”,“那好,這天無二日人無二主,在這京師重地,在這大楚天下立的是儒學倫常,尊的是嫡親名正,楊兄以為如何”,“若說此事可大可小,但在下讀的事綱常倫理學的是忠孝節義”,“好!楊兄此言真乃天下學子之警語”,“我輩在世就要講究忠孝節義,大楚有楊兄此等忠義之士何愁不興”,“今日在下還有要事就不叨擾楊兄了,告辭”,“龍公子慢走”

……

“主子,為何對此人如此熱情,他不過一介書生,就算取得魁首也難以與您比之萬一,主子完全可以在他高中之後再拉攏”一鳩麵老者言語陰森的問道,“你說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哪何者更好,當日在我在東城大街遇見此人,雖說當時此人落魄街頭,靠賣字維持生計,但我從他的字中看出,此人必成大器,筆若遊龍蒼勁有力,尤其是他那一副對聯‘救得蒼生環日月,結草貴人抱此生’,在後來的接觸我又觀此人滿腹經綸,更有濟世之才,若能為我所用,他日榮登大寶還需能人異士之人相助才可開創千功偉業,”,“主子英明,屬下難及萬一”,“走吧,隨我回府,別忘了讓孫掌櫃多多照看此人”,這龍公子在前行走那後方鳩麵男子看著這人眼中露出一絲奸詐之光,當然前方那龍公子不曾發現。

就在這兩位走後這楊任住處又來兩人,這兩人一胖一瘦一老一少,見到楊任便是笑臉相迎啊!“哎呦!楊公子闊別多日不知近來可好啊”,“張先生有禮了,在京師學生承蒙先生照顧,感激不盡,不知今日先生前來可是有用得著學生之處?”,這張先生名叫張承德,乃是京城以為儒家泰鬥,楊任來到京師時便向著張承德獻上自己所做的一篇文章,以期這張承德能為自己開啟引薦之門”隻是自投送之日算起一連四五日也不見回音,此刻楊任身上盤纏早已用盡,便在街頭賣起那字畫,自古以來這治學之人皆一買賣為下賤之事,這楊任被迫無奈靠此營生,卻在這時遇到那龍公子,此人待楊任不薄又給楊任些銀兩又為楊任找尋住處,楊任對這位龍公子可以說是感恩戴德,不過就在楊任被這龍公子安排好第二日這張承德便親自找上門來拿著當日自己所投文章是大家稱讚,並將自己引薦給朝中以為文淵閣大臣,自此楊任在京城也算是站穩了腳,這龍公子與張先生隔三差五便差人前來噓寒問暖,今日兩者竟然於同一日前來,楊任受這兩人大恩心中雖不敢有不敬之意,但此刻對兩人用心也產生些許疑慮。那張先生道“並無它事,之有一物讓你來看”,那張承德取出一物,此物乃是一張圖,上麵畫著晝夜交替星辰輪換,加上那楊公子一席話此刻可恍然大悟,這分明是帝位之爭,楊任看吧此圖默不作聲,取出一張白紙在紙上寫了一字:明,此字之意乃是楊任所想,隻有明主方可主宰世間。這表達之意那張承德一看便知,對楊任是笑而不語,隻是對身後童子說道“我們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