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子嬰施計誅趙高,沛公兵已入鹹陽(1 / 2)

上回書說到趙高奪權誅殺二世,立子嬰為秦王。

且說子嬰即位後,子嬰日日擔心趙高終有一日,厭倦了自己,便誅殺自己。

子嬰與兒子和宦官韓談商議,子嬰道:“如今趙高因自己不能登基,才立我為王,若是他日他自己想真正登基,必會殺了我等,我們應該怎麼辦?”

子嬰之子道:“父親,如今不是我們死就是趙高亡,不如我們先下手為強。”

子嬰道:“那我們怎麼做?”

子嬰之子道:“父親可假裝生病,不去上朝,不理朝政,趙高必定前來請您,我們到時在宮內埋伏好,到時韓談執劍誅殺惡賊。”

子嬰道:“好主意,就如此辦。”

子嬰乃裝病,趙高果然親來,韓談於是得以誅殺趙高。然後子嬰下令誅殺趙高三族,並在鹹陽城內示眾。

正所謂:

昔日害人今害己,一世富貴全結束。

本是趙國公子人,為報國仇隨自宮。

入得秦宮終毀秦,然而亦毀天下人。

沉醉於名利富貴,殺將誅相亡秦皇。

害人之心不可有,終將害己難回頭。

再說劉邦在高陽又得了酈食其,便又攜大軍進攻關中。

而此時項羽大軍正火速趕往關中,這巨鹿大戰結束後,二位聖人去了八景宮,準提回了西方,闡教眾仙本欲各回各山,然而闡教教主傳下法旨令他們隨項羽進軍關中,同時傳下另一旨意。

燃燈道人對範增道:“範師弟,老師有旨,投降的秦兵皆是兩麵三刀之人,今朝能背秦投楚,他日也能在我教式微之時,叛楚投敵。故老師有此旨意,你且去辦吧。”

範增道:“這畢竟是二十萬人,可讓他們前去種地,或者保衛一方平安如何?”

燃燈道人道:“師弟,我豈不懂你的意思,然而這些人若是他日真的背叛,恐怕會成為極大的禍患。他們怎會安心種地?還是聽老師的,你快快去辦吧。”

範增乃對項羽道:“羽兒,教主有旨意,將二十萬降軍誅殺。”

項羽怒道:“焉能如此,他們已經投降,為何不給他們一條活路?”

範增道:“教主有言,這些人恐會他日叛楚,不得不殺。況昔日秦趙長平之戰,趙國投降的四十萬大軍亦被坑殺,今朝他們被殺,也是秦國自作孽不可活。因果到頭終有報。羽兒,成大事者,當不拘小節,是大楚江山重要,還是這二十萬人重要?”

項羽道:“既如此,籍兒一切皆聽亞父。”

範增道:“羽兒以後你將為王,不能沾染這種事情,就由亞父做這個惡人。”

是夜,二十萬大軍被下令前往一山穀居住,然而忽起大火,二十萬大軍皆死,無一人存活。二十萬鮮活生命在此火中離開人世,這火燒死的不隻是二十萬生命,更是為大楚敲響了大楚將立的鍾。然而不知這鍾能響多久,這大楚又能存在多久?

第二日仿佛這世間從未有過那二十萬人,眾人不提,隻有章邯在那裏默默啼哭。眾人仿佛什麼事也未發生過。項羽下令大軍火速趕往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