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初開,天地乃成,周天運行不止,衍化萬物生靈。至共工氏與顓頊爭帝位,共工氏戰敗,怒觸不周山,頃刻間,天柱折,地維缺,天傾西北,地陷東南。自此,江河東流,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周而複始,生生不息。
大荒有山,名日月,地處要塞,虎踞中原。日月由此東升,繼而西落,內涵神鬼不測之機,包羅寰宇諸天幻變,故而,取名:日月山。
日月者,天樞也。連綿數百裏,如翻騰之臥龍,匍匐於天地之間。巍峨的山麓,怪石突兀,峭壁嶙峋,飛瀑奇岩,珍禽異獸,不甚繁多,更兼參天古木鱗次櫛比,鬱鬱蔥蔥。
然則,山腰之處,終年雲霧繚繞,晦暗不明,難識山頂真容,其山之險峻,令人側目。而日月山,也正因其山勢虎踞龍盤,景色秀麗而聞名於世。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人間幾度磨難,更替亦不知幾代,日月山也漸漸為人所遺忘。
或許,從沒有人能穿過山腰之處那霧靄重重的迷林,因此,也無人得知在那撲朔迷離的山頂之上,究竟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殊不知,此處乃是繼昆侖之後,又一處仙家聖境。相傳,當年世外散仙‘大道真人’遊曆天下,途經此處,見日月山鍾秀瑰麗,聚天地之靈氣,於是,在此處開山立派,創立“天玄宗”。又百多年,‘大道真人’傳位於嫡傳弟子——‘九玄’,自此,雲遊天下,不知所蹤。
‘九玄真人’掌權後,勵精圖治,經二百多年,“天玄宗”煊赫一時,肩負起除魔衛道之重任。不想,隔絕九幽勢力的太玄幽門遭人破壞,橫生一道裂隙,九幽魔兵趁機大舉進犯人間,妄想覆滅天玄,獨霸三界。眼見世間生靈塗炭,人間化為煉獄,值此浩劫之際,天玄宗第三代掌門人‘坎桑子’請出開山祖師‘大道真人’所傳鎮門之寶——‘太清’,以無上道法重創九幽勢力,經此一役,九幽氣焰銳減,不得不退返太玄幽門。隨後,‘坎桑子’率領正道群雄,借諸天之力,封印太玄幽門裂隙,人間自此得享太平。
一時間,‘天玄宗’聲威大震,領袖群倫。
複經千年,‘天玄宗’實力與日俱爭,與‘禦龍山莊’、‘淩雲閣’已然成為保衛人間的一道屏障。而今的第六代掌門人‘玄清子’功德巍巍,超凡入聖,更是當今赫赫有名的得道之人。
時至太康元年,華夏王朝第二任君主——太康,荒淫無道,沉迷狩獵,以致國勢日頹,民不聊生,九幽勢力也隨之日漸抬頭,隱隱有卷土從來之勢,頓時,華夏大地烽煙四起,戰火所及之處,屍橫遍野,慘不忍睹。
值此危難之際,世人皆紛紛寄望於‘天玄宗’,望之能斬妖除魔,挫敗九幽,救民於水火。然而,在那浩瀚縹緲,倍感神秘的日月山上,卻正在醞釀著一場驚天的黑色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