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1 / 2)

當我結束剛剛完畢的中考以後,我的心中深深地舒了口氣,3年的無所事事終於得到了結尾呢,踩著我那塊破舊的軍綠色自行車,我愉快地回家去了。

“媽,”我隨意地把門推開,“我回來了。”

“林林,回來了,考得怎麼樣?”

“就那樣吧,估計和平時差不多,正常水平吧。”

我隨意地從大水杯中倒出一些白開水在小水杯中,咕嚕咕嚕地喝下。

我的家,七十多個平米,在現在來看麵積已經算是很小的了,但在我看來,卻是難以用言語形容的天堂。家裏麵的東西很多(主要是一些書籍,從小到大我的課外書,課內書爸爸都一本不落地整齊地收好),實在沒地方放了,就成堆成堆地鋪在兩個臥室的小床邊上,堆積的像小山一般高,很多時候連走路都得把腳並攏才過得去,一些親戚來我家串門吃飯總會說:“林林,你家是在沒地方放東西了啊。”

這時我就會嘿嘿一笑,點頭道:“是啊。”

因為我從小就對書本有著一種獨特的感情,我也無法形容是什麼感覺,就是覺得,書是一個好東西,特別是課外書,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去書店逛了一逛,我第一次看到了《中國通史》,《史記》,《格林童話》,《伊索寓言》等這些課外書,我深深地被他們那精美的外包裝所吸引了,但更加吸引我的是他裏麵的實際內容,我隨手翻了幾頁就停不下來了,就纏著爸爸要他買,他二話不說,道:

“買就買羅。”

我回到家裏麵,除了做作業的時間外,之後基本就把時間耗在了這上麵,爸爸看我能看的這麼入迷,感到很吃驚,便把他從前收藏的《三國演義》,《紅樓夢》,《諸葛亮》等書拿給我,我更是著了迷,沒有幾個星期,除了那本《紅樓夢》因為繁體字太多我看不懂其餘的全被我看完了,便又纏著爸爸去買書。

就這樣,我家的各種書越來越多。

爸爸總是教導我說:書是一個好東西。隨著書本越來越多,桌子上放不下了,便放到櫃子裏麵,櫃子裝不下了,便轉移到床底下,最後終於移到了地上,現在我家的書本,已經有梳妝台桌麵那麼高了。

隨著我年級的逐漸升高,課內書也越積越多,媽媽總是說:“讀完了就不要了吧,很多人都賣了呢。”但是我強烈反對,沒想到爸爸反對的更厲害,終於從前的課內書基本都保存了下來。

但是我對這個家更加依賴的,是爸爸對我的寬容,甚至可以說是放任了,他看到我喜歡書,便全心全意為我增添新的書籍,幫我辛苦地整理擺好;後來我上初中時迷上了電腦遊戲,他也放任我喜歡,雖然這給我造成了很嚴重的後果。

剛剛進入中學,我發現從小學跨入初中,這個變化太大了,學的課程從3門語數外一下子飛躍到了7門語數外政史地物理化學,課程從一天的六節課上升到了八節課,我依然用小學那種自由隨性的方式應對,無非就是上課不管真的聽著還是沒聽反正就是這樣聽著了,放學回家依然翻翻那些課外書或者打開電視看哆啦A夢或者貓和老鼠,小學的時候我的成績在班上並不算差,甚至在男生裏麵還能算是前列,但從第一次月考成績出來以後我才發現並不是這樣的了,班上64名同學我排名57位,班主任陳明老師大感震驚,因為以前媽媽曾經向她說過我成績好呢。但我發覺她除了對我的態度更加變冷淡了一些以外,事實上也沒有什麼改變了(事實上她從前對我也是挺冷淡的了,因為我無論在課堂還是課下都是屬於不善交往,不想表達,不願合群的那一類)。

爸爸除了叮囑我要我繼續努力之外也沒多說什麼,而媽媽,除了剛開始有些失望和生氣之外,之後就慢慢習慣了,她老是對我說:“人有這麼大了,應該自覺了。”

對他們說的話我並沒有什麼感覺。

漸漸地,在班上我也認識了幾個稍微要好的朋友——因為我們都有著共同的愛好,那就是電腦遊戲。而樂君則是我最好的朋友,是他開始引領我玩《暗黑》的,那時班上流行的是守衛劍閣,dota,真三國無雙,樂君對這些遊戲很喜歡玩,但他也同樣喜歡玩《暗黑》,隻是《暗黑》在班上比較冷門而已,事實上所有的同學當中,打《暗黑》的隻有我和樂君了,就這樣,我們成了很要好的朋友,課間和放學回家的路上經常是我推著單車和他並肩走著,愉快的討論著遊戲中的一幕一幕。

“你知道嗎,前天我打到一個伊斯特!”

“我新開的那個法師剛剛通了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