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讀者來信(5)(1 / 3)

閩清,我不知道在這個年齡回憶過去是不是一種衰老的表現,但我總想從過去那些精神中繼承些什麼,讓我去奮鬥、或讓我去感動,而現在卻找不到奮鬥的動力,追求的源泉、感動的理由?是不是因為生活太艱難了,艱難得讓你我直麵生存而忽略了理想,艱難得讓你我麵對物質麵忘記了感動。畢業這一年,從一個喝彩和讚譽的環境中走進一個新的環境,沒有人知道你過去的輝煌,甚至忽略你的存在,而自己卻又無法忘記過去的美麗,承認自己的卑微,心情當然是不能好起來的。很多年前,記得有朋友們說我是一個野心很大的人,我常常給他們解釋:我隻希望有一個穩定的工作、一份固定的收入和一個和睦的家庭就滿足了,而現在想來卻不盡如此。人是渴望鮮花和掌聲的,人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是很難的,至少人不希望自己的一生就這樣平淡的逝去,畢竟生命屬於我們隻有一次,有什麼理由不讓這一生豐富些、滋潤些?其實這一年來我從來沒有忘記過奮鬥,也從來沒有放棄過理想,也常常告誡自己要努力,可是,選一個時點,回首反思,卻始終不知道自己的努力的方向,卻從來沒有真正奮鬥過,隻是用一些謊言欺騙自己最愛的人:父母、戀人和朋友,讓他們知道我還有理想,我還在上進,依然很好。捫心自問,我何嚐真正努力過,還有哪一天睡在12點以後?還有哪一天醒在6點以前?又有哪天能靜靜地看上一頁書?又有哪一天認認真真做過一件事?除了理解自己,放鬆自己外又有哪一次苛求自己?還有哪個晚上因為前途而輾轉反側?還有哪個夜晚因為理想而揪心不已?還有哪一次提筆細細解剖自己?不再與自己過不去,跟自己有話好商量……

閩清,痛苦才是真正的歡樂,隻有思考,才有痛苦,隻有痛苦,才有思變,隻有思變,才能創新,所謂不破不立、不塞不流或許就是此理,但是這種痛苦對於我而言卻不能適應上麵這個簡單的邏輯。就這樣無所事事渾渾噩噩得過且過,三十而立能立?四十不惑能無惑?人絕對不能把後悔留給明天。我總是在警告自己,但始終不能真正從頭開始。

閩清,我不知道你是否決定跳槽,但不管怎樣,人有一種穩中思變的精神很難能可貴。不管你選擇哪條路,不必要考慮太多,背負太多的東西會影響你趕路。記得很久以前看的一片文章:“把帽子拋過柵欄去”,意思是要想翻過那片柵欄,隻要把帽子拋過去,你總有辦法到了柵欄的那邊。人有時的確需要置於死地而後生的勇氣。現在想想破釜沉舟、臥薪嚐膽不僅僅是對勇氣和忍耐一種讚美,更是人生全部智慧和哲學的詮釋。有時需要忍耐,象烏鴉嘴裏的石子,讓成功之水在生活的瓶子裏升高。而勇氣是使你抓住成功的手臂。問問自己,我們何時有時過臥薪嚐膽的忍耐和破釜沉舟的勇氣?

在學校的時候,我想等我畢業後,好好幹番事業;畢業後我想等我女朋友畢業後再全心全意投入到自己的事業之中;今年,女朋友畢業了,我又想等女朋友安定了再努力。事實上我隻是在找一此理由推遲自己奮鬥的起點,目的隻是不想讓自己馬上變得辛苦起來。前兩天收到你的來信,其中一句話讓我獲益匪淺:“永遠和最新的形式保持最近的距離,讀書看報,思考自己”。是的,當別人坐著飛機在天空飛來飛去,坐在計算機前談心聊天,用智慧和汗水在實踐自己,我們為什麼總在理論上無休無止的論證自己?

一年來,我總覺得生活中缺少一位智者來指導自己,因為我心中一直困惑。我該怎樣努力?朝著哪個方向努力?但是無論我怎樣企盼,這智者卻始終沒有降臨。而思考或許就是這位智者。

閩清,從現在開始,選定目標,把帽子拋過柵欄,生活就這麼回事,把心放開,讓忍耐和勇氣滋潤心靈,自然就鬆開了捆綁心靈的繩索。最後,希望看到你優美的文字,讀到你幽默的語言,感受到人思想的火花、生活的哲學。

祝願你每天過得充實。

曾偉於太原

2000年8月10日

劉燁同學:

在同學與主編之間我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寫上了“同學”,或許這樣可以讓你我拉近點距離。

剛剛看完你主編的《情感季風——當代大學生情感寫真》一節,就抑製不住想給你寫信的衝動。我清楚這有點冒昧,我也深知這封信並不一定能讓你看到,但無論怎樣我寫了,爭取過了,也便無悔了。剛拿到書時,並未想到給你寫信,我隻是跳過序言和目錄,從第一篇開始認真地讀;當時,我並不清楚你就是主編。看了《想說恨你不容易》後我非常感動,不管它是否真實,我都為你真摯的言語起伏跌宕而落淚,出於偶然,我將書最後一頁的照片與前麵的相比較,驚喜地發現主編劉燁即就是《想說你不容易》和《永逝的玫瑰》的燁子,由此也便產生了給你寫信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