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鵑歎一聲道:“知道姑娘愛惜那些書,可我們實在帶不走了。”
黛玉微微頷首,展開若有若無的笑容道:“我不是在怪你,不過我確實想念我那些書。”
一旁的印菊笑道:“姑娘若想看書,王爺這院子裏也有書房,姑娘想看,我帶你去,王爺此時不在院子裏,姑娘可以隨時去看,隻是王爺吩咐不要讓姑娘勞累到。”
黛玉不由心動,她本嗜書如命,片刻離了書,心裏如沒著落般空落落。有心想去,以禮而論,隻得搖頭道:“主人不在,私進書房,隻是不妥。”
印菊擺手道:“王爺吩咐過,這院子裏的任何角落,姑娘都去得。”
黛玉卻是想念那些書籍,想想道:“不如我們先去了,等王爺回來,我再告罪。”
當下請印菊帶路,紫鵑扶著黛玉的手,一行人緩緩行至院子盡頭,幾間寬敞的紅木房前。
印菊推開門,黛玉走進去,書香氣撲麵而來,令人眼前一亮,。這書房比起瀟湘館裏黛玉的書房,大了不知多少倍,一架架的書,堆得整齊,看得出主人極愛書籍。
看見滿目書本,聞到書香,黛玉心裏頓常覺舒暢起來,連日來的憂鬱也暫時一掃而空。
黛玉挨架看過去,經、史、詩、詞、兵書戰策,無所不有,無有不含,黛玉心中感歎,少王爺真正是博學,與他比起來,黛玉覺得自己實在所知甚少。
黛玉稱步到古曲架前,隨手取了本,回身邊走邊看,直至觸到寬大的紫檀木椅,不知不覺坐下,專心看起來。
正看得入神,卻不料聽到紫鵑咦了一聲道:“這不姑娘繡的那幅翠竹圖嗎?”
原來紫鵑無事,四下打量,看到正麵牆上掛著幅繡圖。
紫鵑驚覺打擾了黛玉,忙以手掩口。
印菊笑道:“我們少王爺自得了這幅繡圖,寶貝似的掛在這裏,隻要來了這裏,就要打開欣賞欣賞。”
黛玉並未責備紫鵑,順紫鵑目光看去,見窗旁牆上,掛著一幅繡圖,圖上覆著素紗,隱隱可見一片挺拔秀麗的竹林,原本堅挺有節的瘦竹,在素紗之下,似霧中掩綠,似含羞的嬋娟,正是她繡的那幅翠竹圖,她曾送予二舅媽作為賀禮,原來舅舅又送給了他,被他掛在這裏。
看來書房的主人十分珍愛這幅繡圖,鄭重地掛在這裏,還遮上青紗,想必是時常在此欣賞。
黛玉一顆冰心一動,原來少王爺水溶也愛竹,少王爺竟喜歡這幅繡圖。
“花逞春光,一番雨一番風,催歸塵土;竹堅雅操,幾朝霜幾朝雪,傲就琅矸。”
黛玉凝望這幅繡圖,心中便想道:當初她繡的時候,是因她愛竹,喜那竹的君子之德,想著竹的清高,虛心,與竹的氣節,一如她自己,如今它竟到了這裏,那少王爺平素為人是否也如青竹般挺韌有節?
與他幾次相遇之緣,雖相處甚知短,卻可看出他是心胸坦蕩的謙謙君子,這幅圖倒也與他相配。
人不由癡坐下來,想起居住了十來年的瀟湘館,想起瀟湘館窗外風來時如笑聲,如嗚咽聲的竹葉,想著那竹映風窗數陣斜的竹林,想起自己獨坐窗前,臨風灑淚的日子,想起了相伴自己多年爹爹留給她的書籍,想起窗外念著她詩的鸚鵡,想起母親留給自己的玉瑤琴。
那瑤琴如今擺在別院的室內,她卻沒有力氣去撫。
想起姐妹們大觀園裏寫詩鬥清新,想起外祖母慈心憐愛。
唯獨刻意略過了寶玉。
癡癡念念了半晌,黛玉收回目光,看到繡圖下,一架太古遺音靜靜擺在書案旁,不由想起公主水濛的話,水濛極讚水溶亦琴藝超絕,隻是無緣聽到。
黛玉輕盈盈舉步,移步到琴旁,伸纖纖素手,隔著青紗,手撫琴弦,那琴上一塵不染,想必他主人是極珍惜此琴的,黛玉心下想道:平日他也是獨坐琴旁,借琴聲舒心事?
黛玉心下乃想道:水溶原來也是頗有雅趣的,比起寶玉來強出許多。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看罷,輕歎一聲,走回坐下,自又捧了書,靜心來看,看了一陣,方想起紫鵑等枯守在她身旁,便對幾人道:“你們且去忙吧,我一人在這裏靜一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