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毛澤東的字條(1)(1 / 3)

這個故事發生在江西省井岡山革命老區永新縣。永新縣在中國革命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全國10個著名“將軍縣”之一,共和國有41位將軍出生在這裏。毛澤東當年曾經說過:“大力經營永新。”又說:“我們看永新一縣,要比一國還重要。所以現在集中人力在這一縣內經營,想在最短的時間內,建設一個黨與民眾的堅強基礎,以應付敵人下一次的‘會剿’。”

永新縣有一位女共產黨員,名叫賀子珍,生於1910年8月,16歲開始走上革命道路。在國共合作時期,曾任永新縣縣黨部婦女部長,把永新縣婦女運動搞得紅紅火火。1927年3月參加共產黨。曾任中共永新縣委婦委書記、共青團永新縣委書記等職。1927年6月10日,永新縣國民黨右派糾集土匪及地主武裝突然襲擊縣城,捕捉80多位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賀子珍和其他共產黨員一起,積極組織武裝攻打縣城,解救被捕同誌,隨後撤往寧岡縣茅坪。

賀子珍是第一個上井岡山的女紅軍,還是紅軍和井岡山的牽線人。

1928年5月,賀子珍在茅坪洋橋湖與毛澤東結婚後,組織上分配她擔任井岡山前委秘書。具體任務是整理報紙資料,保管文件,擔任會議記錄,謄寫文稿,陪同毛澤東進行社會調查等。在完成秘書工作的同時,賀子珍還和其他紅軍一起自編自演文藝節目進行宣傳,深受紅軍戰士和群眾歡迎,朱德軍長曾稱讚賀子珍是“出色的宣傳家”。

1928年6月的一天,賀子珍陪同毛澤東到永新縣農村進行社會調查。走著走著,毛澤東覺得又累又渴,便坐下來休息。賀子珍先到附近水溝打來一壺冷水給毛澤東解渴。接著,又從附近玉米地裏摘來4包青玉米,準備燒給毛澤東吃。

毛澤東一見青玉米,就問:“這附近沒有村子,你是從哪裏弄到的苞米?”

賀子珍答:“就是這附近地裏的。”

毛澤東又問:“是跟附近老鄉買的?”

賀子珍解釋:“是從我親戚的地裏摘的。”

毛澤東又問:“你把錢留下給他了嗎?”

賀子珍答:“沒有;等碰到他我會告訴是我摘的。”

毛澤東嚴肅地批評賀子珍:“你這樣做不對,我們是紅軍,紅軍有紅軍的紀律,不能拿群眾的一針一線嘛!”

賀子珍解釋:“我知道紅軍不能拿群眾的一針一線,我也想給他錢,但是他不在現場,沒有辦法給呀。”

毛澤東想了想,然後以商量的口吻對賀子珍說:“這樣行不行:我寫一張小條子,放在你拿苞米的地裏,再拿一塊銀元壓在紙條上。等老鄉看到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賀子珍當即笑起來說:“好!好!這個辦法好!我怎麼沒有想到這樣做呢?!”

於是,賀子珍從口袋裏掏出一張紙,遞給毛澤東。毛澤東在紙上寫道:“我們是工農革命軍,經過此地,因饑餓吃了地裏的苞米,現留下銀元一塊。---毛澤東”

(郭明進注:1、本文最初刊登在2011年8月15日全國首屆楚漢杯文學藝術作品大賽征文稿欄目。2、2009年10月底至11月初,我到革命老區井岡山旅遊。毛澤東的字條是在“井岡山精神展覽館”摘錄。毛澤東對永新縣的語錄和賀子珍的生平是從“賀子珍紀念館”摘錄。其它具體情節是我根據當年革命情況創作而成。)

第一節 周恩來讓降落傘

事情發生在1946年1月30日,一架從西安向重慶方向飛去的軍用飛機上。

這是一架雙引擎軍用飛機。機艙內有麵對麵的雙排座位,每排有7個座位,可以坐14個人。絕大多數座位上都附有一個降落傘包。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周恩來及其隨行人員八路軍重慶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就坐在飛機內。周恩來是去參加預定1月31日在重慶舉行的政治協商會議閉幕會的。飛機於1月29日從延安起飛,因氣候惡劣,隻好在西安降落滯留一夜,30日上午繼續從西安往重慶方向飛去。

上午9時許,飛機在秦嶺上空突然遇到強烈的冷氣團。機身很快被蒙上一層厚厚的冰甲,重量加大,使得飛機顛簸不已,而且直往下沉。機長立即命令機械師:“打開艙門,把舷梯、水桶、行李等等全部扔下,減輕飛機上的重量。”機械師按命令立即把這些東西全部扔下後,飛機仍繼續往下沉,逐漸連機下山峰也看得清清楚楚;再往下沉,不久就會撞在山峰。情況極其危險。機長又命令:“所有乘客立即背好降落傘,隨時準備跳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