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紙本書的前途何在,常常引起人們的議論。我個人的看法是紙本書的命運與線裝書一樣,最終它會退出一般的流通領域,但絕對不會消失。線裝書今天已失去了傳播知識的競爭力,因為同樣一本書,鉛印甚至電子書在獲取知識方麵完全可以代替它的功能,便捷和成本低廉是它最大的優勢。無法阻擋。人類天性由繁向簡,一切器物,最終保留在日常生活中的,總是優點多的東西。一切器物,實用第一,審美是在充分滿足功能前提下衍生出來的。

今後需要反複思考和慢慢閱讀的文本,可能隻有文史哲一類的書,因為它最能把知識文化和審美結合起來,完全以實用為目的紙本書,比如教材一類,當電子書在功能上完全勝過它的時候,最終消失的命運也就不可避免。隻有文史哲一類的書很難完全被電子書取代,但它以後的標準也會越來越高,如同今天還習慣閱讀線裝書的人,他們更多是在書的形式中獲得審美和懷念傳統文化的生命。

本集中的文章,多數在網絡上可以找到,有些也收進了其他集子裏,所以還要再印成書,我想多少也包含了前麵的一些道理,實物性質的東西,有時候更容易留下記憶,這可能也是在網絡如此進步的時代,繼東兄還想到再做紙本書的原因吧!

作者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於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