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不可思議……”林飛羽惱怒地甩了甩手,“就你這智商還好意思出來當雇傭兵?”
其實想來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外麵槍聲四起,自個兒卻蹲在馬桶上看色情雜誌——像這樣的家夥不是自信到過頭的高手,就是頭腦不好的傻瓜,顯然後者的可能性總是要更大些。
沒有遇到任何盤問,林飛羽徑直跨過了礦井的大門。
一股難以形容的嗆人氣息立刻撲麵而來,他說不出那是什麼味道——有些像是粉塵,也有可能隻是單純因為黑暗所造成的心理壓抑。在咳嗽了幾聲之後,他好不容易才適應過來。
照明很差。那些不知是已經用了多少年的小燈泡掛在坑道壁的承重梁上,發出微弱的、讓人極不舒服的黃光,勉強能把前行的路照亮。地上坑窪不平,有些地方還堆著碎石和木屑,坑道本身也是到處裂紋斑駁,確實是一副剛發生過“塌陷”事故的模樣。
一條滿是鏽跡的窄軌鐵道延向礦洞深處,幾輛破舊的礦車堆在入口旁,有的壞了一個輪子,有的幹脆漏了底兒。眼前的一切不禁讓林飛羽深感疑慮——這個所謂的“莫利亞礦井”,究竟還有沒有生產能力?
答案就在坑道口的地圖上,這張地圖不僅標出了整個莫利亞礦井的立體結構和區域名稱,還附錄了一長段文字說明——大意是說,裴吉特島在1492年被荷蘭殖民者占領,剛開始是被當做與東亞貿易的中轉站,在荷蘭入侵台灣之後逐漸荒廢。直到1820年莫利亞山下發現了少量的高品位鐵礦,才再次發展起來。莫利亞礦井最初建於1825年,100年內發生過三次垮塌事件,其中一次毀滅性塌方幾乎埋葬了整個礦井。1948年裴吉特脫離了荷蘭人的殖民統治,但獨立運動失敗——這裏有一兩句話被人為的刮掉了,莫利亞礦井在之後的半個世紀裏始終沒有得到擴建,考慮到安全性和環境保護的問題,政府決定在2020年之前,完全封閉整個礦井,並在莫利亞山山腳下興建一個新的度假中心。
再怎麼看,林飛羽都覺得這段文字不是寫給礦工的“工作提醒”,而更像是“導遊指南”,也就是說,或許真有好事的遊客來莫利亞礦井參觀,那麼被關押在這裏的“一名中國遊客”,也完全有可能並不是王朝星。
但是已經走到這一步、身在礦井裏的林飛羽也顧不了那麼多了。他仔細研究了半分鍾地圖,終於在上麵找到了一個被標注為“工具間”的紅色小方格——而且很幸運,離入口非常之近,在它上方不遠處還有一個直通莫利亞山外部的直達電梯,無論是潛入還是脫逃,都十分之方便。
林飛羽將步槍挎在肩頭,爬下通向礦井左翼的扶梯,貓著腰通過一小段隧道,來到一處還算平整的空洞。
槍聲已經完全聽不見了,耳畔隻剩下一種低沉的嗡鳴——是機械運作時的震顫,或是微風拂過洞穴的呢喃,總之聲音非常之小,但又揮之不去,讓林飛羽的心頭徒然生出一股不安。
這裏是礦井的“生活區”,與外麵粗陋的坑道相比,明顯要“精致”許多,發電機和排水設施也建在此處,並且都被安排在獨立的房間裏,嗡鳴聲多半就是從這些房間裏透出來的。
前方的牆壁上出現了一個晃動的倒影,似乎還提著步槍,林飛羽認定那是一個正在放哨的雇傭兵——而且還百無聊賴,毫無防備。於是他慢慢摸了過去,在坑道的拐角處停住,蹲下身,別過頭朝裏麵望了一眼——哈,這是個多麼鬆懈的守衛啊,竟然背對著可能會來人的方向,還叼著根香煙歪著頭,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勢。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他所麵對的方向正是工具間的位置,比起“有人潛入礦井”來說,顯然是人質主動逃跑的幾率更大。
林飛羽可管不了那麼多,他需要的隻是這個人躺在地上而已——無論以何種形式。可他剛躡手躡腳地邁開步子,準備從背後把衛兵放倒的時候,發生了一個出乎預料的意外——
這家夥慢悠悠地、毫無征兆地轉過了身來,剛好與五步開外的林飛羽四目交投。
“有個人質跑出去了!”林飛羽非但沒有停住腳,反而大步上前:“你是怎麼搞的?”
“啥?又跑了一個?等等,你……站住!”對方似乎察覺到有什麼不對勁,連忙端起步槍:“你他媽的是哪個隊的?”
相距約一米——對林飛羽來說,這已經是一個可以創造奇跡的距離,他突然用左手握住對方的槍口,沿著槍身轉了半圈,用右手抽出雇傭兵係在肩頭的匕首,反過來頂住了他的下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