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關於冷冬(1 / 1)

這個冬天很冷。據說是1960年以來最冷的12月。感覺也是這樣,如果你試試到街上去,空氣如刀片一般刮臉,像在桑拿房裏一樣不敢挪動一步。用“滴水成冰”或“打罵不走”來形容這個冬天並不過分。出租車不好打,打上也可能是合乘。在出租車上,司機說這個冬天很冷。在街上走,也會聽到這樣的話。而心裏卻暗喜:這是個真實的冬天。

想想許多事物都已不再是原來的事物。冰山、河流、森林,包括人,都不像原來了,都不再那麼真實。天氣也一樣。此前有個說法在媒體上流傳,說今年是個冷冬。看來實踐證明了這個冬天真的很冷。可是有人說,冬天就該是這樣,想想小時候的冬天,過春節包凍餃子,把包好的餃子放在用高粱秸紮的蓋簾上,然後放到院子裏,不一會兒工夫就凍好了,它們之間的碰撞發出石塊兒般的脆響——那是冬天的原義,是正常的冬天。而此後不知從哪一年起,沒有人包凍餃子了——即使是凍餃子也是凍在冰箱裏。冬天病了而且不輕。隨之在關於天氣的病曆本上出現了一個新的詞:暖冬。

冬天不冷是病態的反映。頭幾年冬天已經不像冬天,許多事物也不像那些事物本身——變化不是正常的變化,而且離事物的自身越來越遠了,冬天就是如此,不少事物也是如此,還包括人,而且很多人。自己的變化連自己也看不懂,別人更看不懂了。而自己在為自己的變化感覺驚訝的同時還有一些得意。

今年冬天很冷,對一部分人來說還有另外的意義。趕在冷冬偏偏供熱管道壞了,屋裏變成冰窖,居民們覺得這個冷冬更冷,也算冷得印象深刻了。單位餐廳要穿羽絨服吃飯。辦公室裏無法坐得下,隻好在裏麵來回地走。地板發出的聲音,聽上去好像有不少人在踱步。

而冬天本該就是冷的。冬天就應該像個冬天,事物就應該像那個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