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那些沒有解決溫飽的人來說,能吃上一頓飽飯,再美美地睡上一覺就是幸福;對在炎熱的沙漠中行走的人,要是能喝上一口清涼的泉水,那就是此時的幸福;對那些獨守破屋的人們,有一天因動遷而搬入樓房,再也不需以燒火做飯取暖時,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當人們擺脫貧窮,存折上的存款在一年年增加時,他也會感到莫大的幸福;當一對深愛的戀人,意外地接到對方的一個生日祝福、一句貼心的問候時,足以讓人淚流滿麵、幸福至極。當人們眼中的有錢人,今天買別墅,明天換跑車時,那人也一定覺得很幸福,因為他的幸福隻是看到了別人羨慕的眼光。還有那些人格高尚的人,總是以自己的付出去滿足他人的需要,並始終無怨無悔。如此等等,無休無止。

有的人在無數的生活經曆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幸福的真實存在,有的人則把感官上的錯覺當成了幸福。要我說,幸福是人們心中的一種愉悅和滿足感,它往往以精神的形式體現出來。至於物質隻能做為一種途徑和手段,因為金錢的多寡與每個人的幸福指數,從來就沒有本質性的關聯。

環顧四周,我們常常發現一些反常的現象:不少曾風光一時而又很快失勢的人,還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時就被“拋棄”,他們認為這幸福來得快,走得也快;不少的有錢人,一旦發現周邊的人是在朝著他的權和錢用勁時,身邊的天姿美色瞬間變得一文不值;當有的有錢人在有了錢之後,卻不會像那些慈善者們向窮人布施時,他們的內心未必有幸福的感覺;當有的人花錢做著一單生意,因不慎被騙或損失極大時,他一定會發出“都是金錢惹的禍”的感歎,乃至絕望。

這世上有那麼多的有錢人,之所以在腰纏萬貫時仍舊生活簡樸,因為他們知道,心中的這塊淨土不能被銅臭所玷汙,心靈的那種平靜不可為物欲而掀起串串漣漪。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隻有精神的愉悅才有資格與自己的幸福成正比。要想使自己真正快樂起來,惟有多讀書,保持純淨的心緒,以知識的力量支撐自己的人生,否則,你很難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數。

要真正擁有幸福,絕不能隻表現在嘴上,而要培養自己有一個知足常樂的陽光心態。每當我們清晨起來,看到窗外的第一縷陽光時,愉快地說:“天氣真好,新的一天開始了。”要是遇到下雨天,就麵向大地說:“這雨下得真及時,田裏的莊稼正等著雨水澆灌呢。”當你看到一片片秋葉落下,一定會激動地說:“啊,春去秋來,豐收的季節到了。”如果你發現第一場瑞雪鋪滿了大地,自然又會對農民兄弟說:“瑞雪兆豐年,明年又要遇上一個好收成了。”

既然如此,大自然中的一年四季始終依循自身的規律而運行,我們的思維方式是不是也要跟著變一變呢?如果你總是逆著來或橫著走,煩惱、鬱悶、不自在的事兒,肯定會一件一件地接踵而至。這種自找的不自在,隻能說明我們的心智既不完善,也不健康。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我們趕上了太平盛世,這是中國人的福氣。但讓人擔心的是,在這所謂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的年代,這世界已顯得有些太浮躁了。特別讓人不解的是,許多人還不大注意規避,時而讓名利的洪水漫過腳麵,煩惱也不斷襲來。那些自認為聰明的人,常常話說得很明白,事兒卻辦不利索。因此我說,這需要充電,這需要修煉。

其實幸福並不遙遠,就在我們心中。啊,每天的太陽都是一樣的,我們幹嘛不讓自己的心境與太陽的軌跡一起運動呢?

2010年11月24日於敖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