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的斜雨暖陽來得比較晚,但這姍姍來遲的輕盈暖意,卻和一場驚喜不期而遇。在那淅淅瀝瀝的春雨中。我的歡喜——“渤海的月亮”,這個詩意的家園,讓我情感的種子破土而出。

人,總是需要傾訴的。雖然曾多次有過朦朧的蠢蠢欲動,但都因過於現實的看待自己和自己周圍的一切而告終。在季節的輪回中,我在隻屬於自己的墨香裏,獨自品味筆端流下的悸動與安逸。

當一個個鮮活的藝術生命融進我的瞳孔,滋養我的心靈,那泛青的思緒再次被眼前的“月光”撩起。當我小心翼翼把自己青澀的果實呈現在文學前輩們的麵前,那種惶恐與殷切,怎一個緊張了得。在忐忑中,在茫然中,文學前輩們給予的鼓勵與指點,讓我更確切地判斷了自己:讀萬卷書,方行萬裏路;一個人隻有會當淩絕頂,才會一覽眾山小,這是你走出你眼前這個小範疇的必由之路;你要放寬視野,用眼睛去凝望,用心去寫作,那麼你筆端流出的就會是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文學前輩們的話讓我潛移深思,頓開茅塞。的確,自己多年來的習慣就是把自己固定在一個小小的範疇,從不放眼縱觀外麵斑斕的色彩,雖然也常常感覺自己是在一條荒蕪的毛草道上摸索前行,可始終沒有找尋一個方向讓自己掙脫。這不由得使我想起一則小故事:有位城裏的大學生到鄉下遊玩,他看見一位老農民把一頭又高又大的牛拴在一個小小的木樁上,很不解地問:“大爺,您用這麼小的木樁來栓這麼大的一頭牛,您不怕他掙脫跑掉嗎?”老大爺笑著說:“小夥子,這牛我在這已經拴了快五年了,這頭牛小時候我就把它拴在這裏,開始它也不老實,可那時它小啊,沒有力氣掙脫這個小木樁,試了幾次之後,也就放棄了,以後啊,它就習慣了,也不再掙了。你看我把草料放在離它遠一點的地方,它夠不著也隻會叫兩聲,也不會去掙脫的。”年輕人聽了不解地搖了搖頭,因為他不知道這個小木樁已經成了這頭牛遵循的生活規則……

現在想想看,人也是一樣,長期被一種習慣性的思維和習慣束縛,也就失去了多彩的天空。自己不就是被眼前這個“小木樁”所束縛嗎?而今,在一片朗空的映照下,心就像打開了天窗一樣。於是,我在眼前飄來的《渤海的月亮》裏找到了《幸福的寬度》;在《疏簾漫卷》的《五月的芳菲》中,讓《青荷香動》捎去我對《夢中的白樺樹》的摯愛;當《歲月的痕跡》再次叩啟我的靈魂,我在心裏默默呼喊:我不願成為《網裏的魚》,我要讓心中那輪《留不住的斜陽》捎去我獻給你們的一首老歌——《送你一支紅玫瑰》,並在《素年錦時、落語無殤》中默默祈禱《愛情紅頭繩》帶給我的悸動,我要在《轉身已是天涯》中拋開心中的“小木樁”,實現我夢寐的《追求》。我要把自己鑄成一塊玉,一塊紫色的玉,在這座聖潔的宮殿,用心去體味生活的滋味,用愛去點燃人生旅程!

心月盈光

靜靜的夜晚,思緒在蒼宇下流淌。遙望,在柳絮舞動的季節,悄悄地編織了一個斑斕的夢!

閃爍的屏幕,好似一條沒有盡頭的幽徑,在小徑的盡頭,你的睿智,點燃我的憔悴。模糊的鍵盤,敲出一張無形的網。

佛把六年匆匆的腳步刻我們共同走過的小橋上,在一個有雨的季節,你匆匆的腳步消失在小橋的盡頭。

抬頭望,飄飄灑灑的細雨可是欲理還亂的牽掛?

回頭望,隨風遊蕩的花香可是我抽刀斷水的情愫?

淡淡的歲月,淡淡的字裏行間,一米斜陽擠進心房。

模糊了追憶的視線,模糊了你的身影!隻因相信,對你的感覺不是浮光掠影!

不是青春的囈語,恰是晚秋的飄零。即便純靜不在,即便物是人非,但一顆遊蕩的靈魂,永遠為你獨舞。

其實,生命中有許多遙望、等待,應該說是上蒼的安排。在邂逅後,你已深深刻在我的心扉。雖然,心中的斑斕跌宕,但紅塵中,我們隻能選擇用心靈的空曠拉長彼此的距離。有你的季節,風景成為一種守候。離別後,你幾許坦蕩的問候,讓我靜靜棲息在你的天宇,用季風的追憶,在輪回中梳理你的點滴!

這是一種牽掛,這是一種遙祝!雖然,在黯然的迷失中,常常會有一縷憂思浮上眉梢,掠過心頭。可彼此的心裏始終堅信:世上有一種情感,是山間的清泉,是恒掛在夜空的星,是彼此默默的守望,是守望中悄悄的悸動……

靜靜的夜晚,思緒在蒼宇下流淌。凝望飄成煙霧,思念因朦朧而遙遠,又因寧靜而溫馨!

在這樣的年輪,不要說誰比誰更崇高;在這樣的季節,隻能說誰比誰更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