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來客
東萊國,齊山郡,開梁——
開梁山下,一個散發著濃鬱藥香之氣的山穀內,一名十一二歲的小男孩正蹲在地上,左手拿著一本有些破舊發黃的書卷,右手拿著一小截樹枝,用樹枝不停地捅著地上的螞蟻窩,希望把螞蟻窩裏麵的螞蟻全都趕出來,看著螞蟻一個個從窩裏麵爬出來,小孩暗喜不已。
小孩又緊接著用樹枝在地上畫出一道道的溝槽,讓螞蟻按照自己安排的路線行進著,一隻隻螞蟻在溝槽內行進著,看起來像一支小小軍隊,似是很整齊的樣子,雖不時的仍有螞蟻慢慢從溝槽內爬出來,小孩就用樹枝再把不聽話的螞蟻趕了回去。
小孩看著地上的螞蟻大軍,按照自己劃出的軌跡,整齊地行進,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
“嗯哼~”
這時,一陣低沉沙啞的男子聲音,從男孩身後的屋子裏麵傳了出來。
男孩一聽見這聲音,似乎非常害怕,身子一怔,急忙把手上的那截小樹枝一扔,一下坐到身邊的石桌旁,專心地看起了手上書卷,裝出一副學習很是投入的樣子。
過了一會兒,男孩見屋子裏麵沒有任何動靜,就用眼睛向屋子裏麵斜瞄了一下,見屋子仍舊沒有任何聲響傳出,就偷偷地撿起剛才扔掉的那截樹枝,又指揮起他的螞蟻大軍來。
如此三番,每當聽到屋子裏麵有任何聲響,小孩都會立馬扔掉樹枝,拿起書卷,擺出一副學習的樣子。
不多時,隻聽見屋子裏麵說道:“風兒,可要記熟了這些藥草的藥性,切莫粗心大意,治病救人的藥草,可容不得半點馬虎。”
小男孩一聽見這話,如臨大敵一般,趕緊坐到石凳上,拿起書卷仔細看了起來。
屋子裏麵的男子見小孩沒有回答,用教訓的口氣說道:“風兒,是不是又貪玩了?”
小孩一聽這話,小眼睛一轉,立馬回答道:“師傅,徒兒正在認真學習辨識藥草呢?”
“嗯,可要好好辨識這些藥草,特別是這六葉蓮和黃花蓮,這兩種藥草很容易弄混了,這兩種藥草看似一般無二,一個是止血補身,一個是瀉火通氣,可完全是兩種不一樣的藥,要是弄錯了藥,在施醫救人的時候,可是會傷及性命的。你可要看仔細!”屋子裏麵有些沙啞聲音的男人叮囑道。
小孩聽見屋子裏麵的話語,微微點了點頭,“嗯”了一聲,趕緊翻起書卷尋找師傅剛才說起的那兩種藥草。
“咦,這兩種藥草的樣子還真差不多,要不是根須有些不同還真是不好辨認了。”小孩似乎是從書卷中找到了那兩種藥草,不禁輕咦了一聲說道。
小男孩名叫葉風,是藥王穀醫師葉青蓮幾年前外出路上撿回來的徒弟。之所以說是撿回來的,因為當時葉風隻不過是個路邊餓暈了的小乞丐,葉青蓮見其可憐,並且還有些靈性,便把他收入了門下,做了一個小小的藥童。
葉風外表長得並不是很出眾,麵色因為常年乞討吃不飽的緣故,有些蒼白,現在跟隨葉醫師,不用再風餐露宿的,倒是好一些了,但是小身板與其他同齡人相比還是略顯羸弱。雖然身材瘦弱,但是小家夥的眼睛裏到有一絲清明之氣,很是機靈,這也是葉醫師收他為徒的原因。
屋子裏麵的那個有些沙啞聲音的男子,自然就是葉青蓮醫師,已是花甲之年的葉醫師,自從幾年前搬入穀內,為附近的一戶上山打獵鄉民治好了常年的腰痛頑疾之後,附近的鄉民也都知道穀內來了一位醫術高超的醫師,便紛紛前來尋求醫師幫助,來為他們治療一些身體的頑疾。葉醫師雖然蟄居不世出,但是身為醫者悲天憫人的善心還是有的,葉醫師也都一一為他們診治了,經過葉醫師的一番治療,鄉民們幾乎十病九愈,治療效果竟出奇的好,而那些沒有完全康複的,自從服用了神醫送的藥之後,也都感覺比之前好了一些。
自此,葉醫師也變成了葉神醫,居住的山穀,也被鄉民稱之為“神醫穀”。
葉神醫一直為附近的鄉民看病施藥,從不收取一文錢,附近的鄉民也感激葉醫師的恩德,常常會給葉醫師送來一些新鮮的蔬果,因知葉醫師喜好清靜,無事的時候也不常去打擾,常常會把東西放在門口就回去了。
這一日,已是傍晚時分,距離神醫穀十餘裏的官道上,除了一些個經商趕路的和幾個砍柴挑擔的鄉民,已經沒有多少人了,突然間,東南角上隱隱響起了馬蹄聲。群馬奔騰,隻濺起股股煙塵,蹄聲漸近,竟然是數位身著黑衣,頭戴鬥笠的中年壯漢。這批大漢縱馬疾馳,竟然完全不顧過道上的行人,向著神醫穀的方向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