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1 / 2)

在喜馬拉雅雪山近西藏雅魯藏布江上遊處,有一所小小的村落。村民以農牧為生,過著簡單淳樸的生活,快樂無憂。他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除了務農遊牧之外,就是崇奉佛法和恣情歌舞了。

這兒,人人都會唱歌,人人都會祈禱。無論在牧場上,在農田裏,或在佛寺中,隨時都能聽見那高昂悲朗的歌聲。因為在這一塊廣闊的自由天地中,人和大地自然已經融成一片。他們沒有甚麼可顧忌的,也沒有甚麼可約束的了。與之所至,就在一望無涯的大草原上,放聲高歌;在高高的雪山頂上,引吭長嘯;在潺潺的流水旁邊,低回沉吟了。

密勒日巴尊者傳

一個秋天的晚上,牧童們已從山上放牛歸來;女人們都喂完了小牛,擠完了牛奶;男人們已經把馬群趕上了山。大家都做完了一天的工作,都高高興興的來參加晚間的集會。

在村莊的盡頭處,有一片大草原,蒼鬱雄勁的古鬆,像座屏風似的沿著草坪的東邊整齊地排列著。鬆樹下一堆熊熊的烈火正旺熾地燃燒著,溫暖了每一個圍火與會的人。歌聲,笑聲,和孩子們興奮的喊叫聲混雜著,充溢了草坪的每個角落。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從村中慢步的走向前來,他的身旁跟著一位來自異鄉的朝山僧,漸漸地走近了那正在歡笑喧嚷的人群。老者的來臨,給草坪上帶來了一陣肅靜。

老人走到眾人中間,向大家說道:“今晚的慶祝會,恰巧是八月十日蓮師節。我們村上,來了一位善歌的遠方朝山僧,我特地請他來參加我們的晚會,為我們唱一些他的家鄉歌曲,想來你們都很歡喜聽吧!”

“好!好!歡迎!歡迎!”大家都拍手讚成。於是那位朝山僧放下了他手裏拿著的書,向大眾合掌致敬,然後就站在古樹下,火堆之旁,高聲歌唱起來:

“浪濤雲海,在廣闊的高原上,飛奔浩蕩;”

飛絮般的白雲,在萬裏雪山的懷抱裏,

繚繞飛揚;

這是人間的淨土,佛國西藏!

我聽見密勒的詩歌,在牧場上;

我聽見密勒的詩歌,在道路傍;

我聽見密勒的詩歌,在巍巍的佛寺裏;

我聽見密勒的詩歌,響澈了那高聳的山崗!

尊者的苦行,令我痛哭;

尊者的遭遇,令我心傷;

尊者的幽默,令我微笑;

尊者的成就,令我向住。

你的胸襟,如恒沙法界的廣大!

你的境界,如華嚴大海的汪洋!

你的訓示,如慈母叮嚀的悲切;

你的詩詞,是圓滿佛陀,聖者的歌唱!

哦!你是萬千眾生的依怙!

塵沙世界無比的法王!”

朝山僧雄壯沉鬱的歌喉,優雅的詞韻,啟發了每一個人的幽思,扣聲著每一個人的心弦。半響,人們方由沉醉中複蘇過來,一致求朝山僧再唱一曲。

但是這位僧人,向大家望了一望,嚴肅的說道:“這是密勒日巴尊者的後學所作的一個歌讚罷了,密勒日巴尊者,他老人家自己的歌詞和傳記,才是真正的偉大。尊者的詩歌,雖然在西藏到處流傳,但尊者一生的事跡,恐怕你們都還不清楚吧!我想把尊者的傳記念一遍給你們聽,這比再唱一個歌要有意義得多;一麵也可為今晚的盛會助興,同時也可以答謝各位施主的盛意。這部“至尊密勒傳”是由一個無姓名來曆但即有神跡的似癲非癲的人所寫作,人們稱他為“西藏瘋行者”,他畢生隻寫了這部著作。”邊說,一邊就坐下來,拿起他的書,藉著熊熊的火光,對著寂靜無嘩的聽眾,郎聲誦讀:

敬禮至尊密勒日巴。

如是我聞(“如是我聞”句以前皆為譯者所撰,此句以上方為原文。),一時至尊密勒日巴喜笑金剛(“喜笑金剛”為密勒日巴尊者之法名。),在鴨隆地方的中腹崖窟中,宣講大乘妙法。法會中有他的大弟子匿瓊巴,寂光惹巴,雁總惹巴,佛護日巴等登地以上的菩薩,和來賽辦,仙多瑪等女弟子,以及許許多多的男女施主信士;此外還有長壽王空行母,以及證得虹光成就的許多空行母(“空行母”—梵文Dakini,藏文譯為MkhaihGro-ma(空行女)原指女性修無上密宗而得成就者,後來此名詞應用漸廣,凡是女性密宗行者,皆可稱為空行母。空行母在密宗中占極重要的地位,詮表智慧為一切諸佛之母,亦表事業,為一切諸佛護法及承辦事業。)和瑜珈行者。

在那日前一天晚上,惹瓊巴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他似乎到了烏金空行淨土(烏金—是蓮花生大師的“西方”淨土,但此處卻有“東方”的不動如來說法(見下段)。)。那是一個多寶琉璃築成的大城,城內全是穿著美麗的天衣,佩著瓔珞的人們和珠寶嚴飾的男女空行。他們雖都向惹瓊巴微笑頷首,但卻無一人與他說話。忽然一個穿紅色衣服的女郎親熱地向他招呼道:“師弟,你甚麼時候來的?歡迎!歡迎!”惹瓊巴舉目一看,原來是從前在尼泊爾第布巴上師處一同學法的巴熱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