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者,自古既已有之。
史料中有確切記載的可以上溯到“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自此以後有名有姓、隱名埋姓的隱者更是多若繁星,數不勝數。
到了現今的數字技術時代,雖然這是一個世人都急於表現自己的時代,但是紅塵中仍然不乏隱者。
他們或居深山靜穀,或居鬧市紅塵。誠如古語所雲:“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
隱者們並不是鏡花水月,可想而不可及;也並不是外表的與世人格格不入、涇渭分明。
想認出隱者很難,卻也很容易。
正如紛繁的紅塵中,穿道服的不一定是真道士,穿袈裟不一定是真僧人,隻要有人能夠做到心清眼明,能夠用心靈去體察別人的心靈,就能感悟到隱者的內心與眾不同、隱者的氣質超凡脫俗。
………………………………………………………………………………………
七月的中旬,西北大地風和日麗,草木葳蕤,正是一年之中世人遊山賞水的好時節。
時近中午,崆峒山上遊人如織。
一個十八、九歲的美少女遊客突然在一處稍微空敞的地方停住,然後將身上的小背包放在路邊,向前走了幾步再放下頭上的涼帽,最後後退二步站定。
其他的遊客本來走的好好的路,突然被她這樣子用包、帽和人擋住半邊路,一時之間不知何故。
路過的遊人基本上都是出門在外,大家出門最基本的心態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沒有人阻止她或詢問她為什麼這樣做,也沒有人出頭質問她為什麼堵了半邊路。
遊人們隻是一邊從帽子前麵繞行,一邊放慢速度扭頭注視她。
隻見小姑娘突然做出一個朝天蹬的姿勢,左足立地,右足過頂,兩手攀扶右足。
馬上有遊人明白小姑娘的舉動是什麼意思,這是要街頭賣藝。
有一路走來觀景足乏的遊客便借機站住腳,無非是存了看一看她的功夫表演,如果覺得她的表演賞心悅目,那就賞她幾塊汗水錢的心思。
能出門旅遊的人,誰會在乎幾塊錢的花銷?
如果感覺她的功夫表演還算賞心悅目,給十塊、幾十塊錢的人也會有。
沒過二分鍾,小姑娘看見已經有十幾個遊客駐足,便開始了功夫表演。
表演一開始,轉眼間便又多了十幾個遊客停下來觀看。
小姑娘這一套拳使出來靜若伏虎,動若飛龍,緩若遊雲,疾若閃電,又穩健又瀟灑。
每到精彩之處,便有遊客高聲叫“好”。
小姑娘的一套拳法演完,氣息均勻,麵色微紅,微笑著向觀眾們抱拳施禮。
觀眾們紛紛解囊,一元的、五元的、十元的紛紛落入小姑娘帽子內。
小姑娘甜美地微笑著,不停地向觀眾抱拳道謝。
………………………………………………………………………………………
簡單介紹一點點甘肅崆峒山的旅遊資料。
道教有史以來最早的發源地,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自古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譽。既富北方山勢之雄偉,又兼南方景色之秀麗。麵積84平方公裏,主峰海拔2123。3米。
據說軒轅黃帝曾登臨崆峒山,向智者廣成子請教治國之道和養生之術。自秦漢以來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詩詞、華章、碑碣、銘文。
“九宮八台十二院”,氣魄宏偉,底蘊豐厚。集奇險靈秀的自然景觀和古樸精湛的人文景觀於一身,具有極高的觀賞、文化和科考價值。
再妙的筆也寫不出來身臨其境的感受,寫出來的風景何止是幹澀無味,簡直就是慘不忍睹。
世界這麼大,我也想都去看看。
………………………………………………………………………………………
小姑娘等到這一輪觀眾離開,便又重新擺出朝天蹬,等到遊客聚起十多位之後,繼續表演武術。
第二套拳法演完,小姑娘額頭已經有一層細汗。
觀眾們照舊慷慨解囊,小姑娘隻等收完了賞錢,才來得及輕輕拭一下額頭的細汗。
第三次剛剛擺出造型,耳朵裏突然聽到前方不遠處的遊客們哄然叫道“好”。
小姑娘略側一側頭發現前麵不遠處一堆遊客正不知在圍觀什麼,但是圍觀者之數量絕對比自己前二次的總量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