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生老病死!命有轉世輪回?
活著的人繼續活著,死了的人那就成為了一捧黃土,活著的人為自己活著,為死去的人活著,更為了自己要做的事情活著,隻有活著才有希望、可能。
人活這就是與人爭,與地爭,與天爭,執心中念想,一爭到底。
————天空中太陽高照,撒下一片金黃,毫不吝嗇它的光芒。
山河域境的最高統治者域皇今日得第九子,心中大悅,特赦天下,普天同慶。更甚者域皇今日就把剛剛出生的九子立為了域境太子,其實域皇才一百多數,對於修為深厚,壽命悠久的修行者來說一百多歲還很年輕,這麼早早的立下了太子是想自己逍遙。其實域皇早年時候很是**,這個說法也不是不可能。
域皇的其餘八子也都很優秀,修為都還算可以,都有太子之姿,就是彼此之間不睦,為了太子之位當麵競爭,背後暗算,甚至都想殺掉對方,域皇今日特立九子為太子就想斷了其餘八子之間的競爭,希望他們能夠和睦。
修行者壽命悠久,歲月就像特別眷顧他們一樣,不在他們身上留下痕跡,域皇今日特立九子為太子不過是一個隨意之舉罷了。太子當然要立,不過是早晚的事情,立了九子不過是給天下一個說法罷了,他自己什麼時候退位還很難說,退不退位就更難說了,有大臣反對說某皇子適合立為太子,但域皇一個朕意已決,其人不可爭議就斷了任何人的念想。
眾說雲雲,僅僅三日域皇的第九子立為太子就傳遍了整個廣大的域境,各個說法都有,說域皇明智也好,昏庸也罷,但也不能改變域皇的決定,更沒有支持某皇子當太子的人再出來反對了。
“本皇雖有打破域境之格局的念想,但也心有餘而力不足,不知道本皇有生之年還能不能成功。九乃極數,本皇立九子為太子也有寄托朕之心願的念頭,今日為九子賜名為謀天,希望九子能替朕謀得更廣闊的天地”域皇低頭看著懷裏的孩童說出了眾人不明九子為何為太子的疑惑並為九子取了個寄托他希望的名字。
太子五歲之時,域皇為太子選了修行之路,隨後親自教習了太子十五年,展現出了驚人天賦的太子沒有絲毫讓域皇失望,在教習太子的最後一天域皇聲稱太子的修行路已定,自己該教導的也都教導了,隻是說了一句話:路是自己走的,修行之路太過艱難,無須後悔,當一往無前,爭奪自己該爭奪的所有東西。
太子二十歲之後域皇就對他不管不問了,放任他的自由,域皇說過他的路已定,不論怎麼樣開辟小路,他終歸會回到主道上的。太子的二十年就像被操控的人偶一樣,沒有絲毫的自由,生活就是學習政務,還有修行,最主要的就是修行,域皇對他說隻有修為強大才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一切。
最累的二十年過去之後太子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放棄太子之位,域皇竟然欣然同意,其餘八皇子欣喜,大臣不知所措,天下之人首先是吃驚,隨後也就無所謂了,隻是成為了茶餘飯後的談論對象。
世人隻知九皇子為前太子,但九皇子從不在世人麵前出現,人們根本沒有見過九皇子,甚至有人一度懷疑有沒有這個人,但這個懷疑也隻是說的玩笑話罷了,但就在九皇子不當太子的第一天之後他就在沒有出現在了皇室,就連當世域皇也沒有見過他這個寄予厚望的九子,就像世間沒有出現過這個人一樣。
九皇子消失十年之後還是沒有出現,十年於凡人而言很長,對於修行者來說很短,所以域皇在這十年也沒有提出新立太子的事情,二十年後依舊如此,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依舊如此,域皇一度懷疑九子已經出現了意外,但那魂燈依然亮著,而且越來越璀璨,又過二十年九皇子還是沒有出現,域皇已經肯定九皇子已經脫離了他所說的主道,七十年之久九皇子沒有出現,域皇也沒有新要皇子,所以在九皇子消失的第七十一年的第一天域皇新立太子,太子就是七皇子,而七皇子排行老七,九皇子消失七十年,不知道是不是域皇的一個紀念,而這個猜想隻是域境民眾的一個玩笑猜想罷了。
九皇子的消失是他刻意的,他不喜歡皇室的生活,打小就沒有當一域之皇的想法,而他之前的路已被域皇強行安排好,那麼之後的路謀天自己就踩踏出來了。
自己路無須別人來安排,所以也沒有後悔之說,謀天一直沒後悔自己的決定,七十年沒有出現在域皇的麵前,就仿佛整個皇室根本沒有出現過這個人似的。
已經九十歲的謀天還是年輕的模樣,歲月沒有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跡,七十年來謀天做了太多的事情,大都是平凡人做到事,做過漁夫,做個砍材人,做過酒樓小廝,做過走鏢頭子,做過刺客......
謀天做過很多平凡人做的事情,但是修行他也沒放棄,修行一直是謀天喜歡做的事,所以域皇教導的二十年裏修行就是謀天唯一高興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