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炎熱,雖然前些天聯邦政府剛人工製造了一場大雨,地表濕潤草地泥濘,但太陽一出,或者說是人工熱能一發作,轉眼間,地麵上殘留的一點水珠很快被烤得焦幹,人工草皮裏的積水受這麼一曬,嘖嘖……看著看著地皮就卷起一塊塊巴掌大小的土片,呼哧呼哧,一台小機器人園丁“喀嚓喀嚓”疾馳而過,引得四周灰撲撲的。
23世紀,地球正式邁入星際時代,那時候人們狂熱地追求永恒、長生,以至於有些瘋狂的科學家創新出‘納米生命器’科技,妄圖用人工機械代替身體裏的一部分器官以維持長遠的生命。久而久之,人工智能不經意間也就這麼被創造出來了:
23世紀中期,人工智能與人類先是度過一段交往試探期,雙方都忐忑不安,人類害怕智能造反,智能害怕被有畏懼心的人類提議銷毀。
24世紀末期,雙方又進入一段熱戀期,人類偷懶的劣根性讓他們迅速喜歡上任勞任怨的智能,而不知疲倦沒有勞累感的智能,也對目前安全的氛圍很滿意。
25世紀末期,雙方進入質疑期,人類的智者嚴肅指出,再這樣純粹依靠機器下去活下去,人類將退化成連草履蟲都不如的生物。機器人的高端智能也對一些不如他們卻又趾高氣揚的某群人類充滿怨氣。
26世紀中期,也就是最著名的‘維權’運動,反叛人士想利用智者的話語,利用機器人的不滿,發動政變順利奪權,機器人的高端智能被美好的‘政權、人權和機器權’三權鼎立的美好前景所忽悠加入叛變隊伍,一場戰爭就這麼毫無預兆的爆發了。
28世紀中期,整整過了兩個世紀,機器人與草根聯手對抗舊貴族的戰役才徹底結束。可在打倒舊貴族階級後,國家內的階級矛盾正式爆發,代表不同階級的‘人權自強黨’和‘機器人權黨’扯皮不休,國內氣氛硝煙彌漫,若走到街上便可看見舉著大字報四處遊行的人類與機器人,人類遊行領導者的口號‘廢鐵!滾出聯邦’,機器人遊行的領導者則高呼‘起來!不甘做奴隸的機器人’。
直到,一個被友人稱為愛好和平的機器人,一個被敵人稱為披著機器皮的狡猾人類。一個年輕時代四處發表‘和平演說’,既為智能機器人爭奪許多利益,又對人類的利益頗能忍讓,第一個提出智能機器人‘壽命退役論’的機器人,一個年老後競選議員成功的精英男機器人,一個緩解了社會矛盾,呼籲號召和平人士,和平解決矛盾問題的機器人,舊名:VK789-V-1,自我改名:馬丁·路德·金。
“……最有名的一次演說:《我有一個夢想》,是馬丁·路德·金於2866年6月26日在新聯邦政府成立的紀念日,在紀念堂裏的一次辯論中即興發揮發表的著名演講,內容主要關於:機器民族的由來論,相對平等待遇,以及最後以神愛世人‘造物主創造了我們,就會慈愛地關注我們,在準許的範圍內讓我們自由發展’這大致意思的結尾。這段激昂充滿感情的演講,博得廣大宗教人士的讚賞,滿足高位人士的虛榮心,贏得和平人士的認同。對機器民權運動,甚至世界機器人地位、感官的影響意義非凡。”
“……最終,成千上萬的普通機器人又一次合法進入人類的企業,部分獲得了律師、學者、銀行家等其他職位,而(天定)壽命到了的機器人,或者選擇自我隱退或者選擇自我沉睡,新政府正式進入表麵和平的狀態,到了29世紀初期,雖然國民並沒完結接受機器人,但鎰沒人再對有機器人在街上行走而過於敏感、尖叫恐懼,而憑著毅力、教育和更大的推動,馬丁·路德·金的偉大夢想或許會在30世紀變為現實。”
“……舊名:VK789-V-1,自我改名:馬丁·路德·金,……”蘇洛洛嘴裏抽搐地重複著最後一句話,仿佛魔怔了般死死地盯著手中厚厚的精裝曆史書,仔細反複地看著似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蘇洛洛斜前方懸浮著一塊很舊很舊的光屏,黑色的透明實體上沒有一絲灰塵,偶爾周邊會有淺淺的藍色光線溜過,大大的黑色屏幕上清晰地倒影出一個大約4-5歲的蘿莉,跪坐在軟墊單人沙發上,上半身前傾半趴在黃木桌麵上,一手扯著自己的右臉頰,一手抓著一頁古樸的書紙死死不放手,水汪汪的大眼睛瞪得大大的,鼻子尖都快湊到書本上了,滿臉鬱悶的表情似是在苦惱看不懂內容一般。
這裏是離孤兒院不遠的小小圖書室,也是蘇洛洛最愛來的地方,圖書室的地盤很狹小大約也就100多平米的樣子,地麵上鋪著一塊巨大的仿羊毛地毯,雖然地毯老舊但在蘇洛洛的賣力打掃下還是露出它光鮮的一麵,起碼,小腳丫子踩在上麵走來走去各種舒爽。
小圖書室裏麵的裝潢色調為深褐色,裏麵的書架、紙質書籍、電子卷軸很多但擺放得十分淩亂,老舊的黃木書架的夾縫間甚至能竄出幾棵植物的莖葉,綠油油的很有古樸感。雖然蘇洛洛對它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整理,但看上去改善的效果不大,簡直就像是雜貨鋪裏堆滿雜物的小黑屋一樣頑固,不管你怎麼整,基調就在那裏,改也改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