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矮小的土地廟佇立在城外三裏荒敗的土坡上,牆垣已快坍塌,香火更無從談起,估計是廟中泥塑的土地老兒好吃懶做,以破廟為圓心方圓百米內寸草不生,大雨過後,裸-露的黃泥在陽光的暴曬下揮發著沁人的泥土氣。午後陽光更加灼熱,微風吹過,掀起一層迷蒙塵土,更顯得此地荒涼寂寥。
一個黑瘦的老農從廟旁經過,望一眼破廟牆根處,扯起嗓子喊道:“螞蚱,又在用功呐!”
牆根下捧書的少年仰起頭嗬嗬笑道:“可不是,俺還惦記著你家二丫頭呢,不考個功名咋好意思送彩禮。”
老農咳咳兩聲,說道:“吃貨,先給叔說一段,叔要聽得勁了,彩禮都免了你的。”
少年合上手中泛黃的書本,伸腿換了個坐姿,抬手遮住剛曬到眼的夕照,大聲道:“好嘞,今個就說一段趙子龍百萬軍中救阿鬥。”
老農不知道趙子龍是誰,但一聽這段子極有氣勢,頓時喜笑顏開,屁顛屁顛小跑到破廟旁,找了塊幹淨些的石塊坐下,習慣性摸出煙袋點上一杆老煙筒,猛的吸上一口,嘴中咕嚕道:“算你小子識趣。”
少年清了清嗓子,緩聲道:“東海上有一靈石,吸日月精華,曆久成精,終一日頑石爆裂,從石頭中蹦出一隻猴子……”
少年口才極好,繪聲繪色,配合著身姿手勢讓人如臨其境,不一會破廟四周就圍滿了聽眾,有六七歲的孩童,有十幾歲的少年,甚至像黑瘦老農這樣的大叔也有好幾位,一個個聚精會神,表情豐富,想來比學堂裏聽先生講課要帶勁多了。
說書的少年身穿灰白色土布長衫,袖口半卷,下穿藏青色長褲,腳上是一雙黑底灰麵布鞋,布鞋款式老舊,長衫也未打入褲中,不過給人感覺並不邋遢,倒是在隨意中透著三分灑脫。少年麵目清秀,文質彬彬,卻生就一對劍骨濃眉,使人一眼望去頓生親切之感,卻又不失男兒英武氣息,隻是任何人看一眼都會有一種遺憾的感覺,太瘦了,實在太瘦了,這樣一副風流瀟灑的麵孔下竟是一具如此瘦弱的身子骨,真讓人擔心風一吹就會離地三尺,馬隊一過就會震塌了骨骼。
稻香村棺材鋪的老木匠楚老根總是在人前歎著氣說道:“我這娃兒要不是出生時難產壓壞了身子,一準是提筆安天下的文侯。”
四周鄰居聽到這話時也都安慰表示可惜,可不是麼,誰見過周歲識百字,三歲能作詩的孩子?誰見過滿肚神鬼奇談的孩子?更別提什麼趙子龍,李逵,李元霸這樣的好漢,聽都沒聽說過,可這孩子硬說得天花亂墜,頭頭是道,好似親眼見過似的。
楚天寶每次聽到老爹在外如此吹噓自己都哭笑不得,卻又無法對他人明說,即便說了又有幾人會相信呢?既然無法言述,那麼前世的種種就隻能深埋心底,在這個古文明的異世界,曾經的一切科技都變得虛無縹緲,楚天寶不是沒想過製造出一些先進的機械,但是根本就沒有工業基礎,所以也就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