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有必要。
就算中國人一口把三十萬大軍全部吃掉,他們也不可能隔著哈薩克大草原,在伏爾加河與頓河流域建立統治。而單靠哈薩克人和蒙古人,俄羅斯就算丟掉了三十萬大軍也不是他們可以欺辱的。
中國人打了一仗,也會付出不小的代價。即使他們的國力比整個歐洲加在一起都要強,這一招照樣會讓中國人肉疼。而且這是一場注定要賠本的‘買賣’。
砍頭的生意有人做,賠本的買賣沒人幹。
如果中國人的地盤已經擴展到了裏海邊緣,那麼他們有足夠的動力來拿下烏拉爾河流域,繼而奪取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但現在顯然不是如此!
後者對於中國來說就是一塊飛地,或者是‘與他人作嫁衣裳’。
中國再有百萬大軍,再有億萬英鎊的財稅,也不可能拿錢不當錢的朝無底洞裏扔。再強大的帝國也不會冒著損失嚴重的後果去奪取一塊千裏之外的飛地。
而且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地區如果被中國人拿到了,三帳哈薩克和蒙古人能安心嗎?他們肯定會認為中國人早晚會吞並了他們——為了將飛地連同。這會對中國人如今的局勢產生破壞性的影響。
所以,葉卡捷琳娜二世敢去來與中國賭一把。
她還清楚中國政府的財富雖然充裕,但中國政府更會花錢。他們每年都向北美和南洋更南的那個荒涼的大島輸送大批的移民和物質,而在距離本土萬裏之外的地方大搞‘國家’建設的資金花費是多麼的巨大,不問可知。同時他們還在國內大幅度推展義務教育,後者的規模已經從原先的‘兩京+魯山’,擴大到了原漢地十八省所有的省會城市。而且揚州、蘇州、天津、煙台等口袋裏有錢的地方政府,也加入了其中——中央隻撥款30%,大頭歸地方籌備,外加社會捐贈助學。
反正這些消息正通過往來東西方的各國商人的嘴巴,不停的灌輸進整個歐洲大陸的百姓、貴族耳中。包括陳漢皇室與內閣的‘年俸協定’,隻國庫收入的百中取一。這是一個很奇特的規定!數字太小了。
這個微小的比例放到新稅收施行之前的中國,顯得並不怎麼突出,但也絕不可憐——每年一千多萬華元,二三十萬英鎊呢。放到歐洲,已經是很闊綽了。隻是這個數字相對於中國這個龐然大物來,顯的小了一些。從中國人自己搞的重重數據統計來看,整個皇室成員的耗費數字,就沒有一年少於一百萬英鎊的。國庫收入的百分之一所得,頂多是一個零頭。
隻說‘財政赤字’,中國皇室是如中國的塊頭一樣,大的驚人。
但人家中國皇室的底蘊深厚,名下的企業每年產生的利潤都是以‘億’來做單位的,如此巨大的‘財政赤字’,他們輕輕鬆鬆的就承擔下來了。
但這一切在中國的新稅賦財政政策被實施之後,情況有了很大的轉變。
過去中國皇室的開銷是小頭在‘國庫收入’,大頭在‘企業所得’,而現在卻雙方調轉了個個。
雖然中國皇室依舊在‘虧本’,中國皇室依舊在保持著‘極度奢侈’的生活,但裏頭的改變如此,是人都能瞧得出來。
中國的財政收入在暴增,但中國的財政支出也隨之暴增。
作為一個明智的君王,葉卡捷琳娜二世不能說中國人搞得那‘義務教育’是白費錢財,她很清楚知識的重要性。人家葉卡捷琳娜二世在早年的時候,還被無數個皿煮思想家譽為‘歐洲最開明的君主’呢。
資助文人畫家、思想家,跟伏爾泰、狄德羅、孟德斯鳩等皿煮思想上的巨匠是親密的筆友。在外人的印象中那完全就是一個‘文青女皇’。
雖然在普加喬夫起義之後,暴露了真麵目的葉卡捷琳娜二世顯得很反動,但你也不能抹殺人家有知識有見解的一麵。那畢竟是跟伏爾泰、狄德羅、孟德斯鳩等皿煮啟蒙大家‘有來有往’的主兒,要是肚子裏真的沒有半點墨水,就是作秀也不會作成全歐洲‘最開明’之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