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另類的因禍得福(2 / 2)

時間還是太短暫啊。要全社會法製談何容易!連司法部門自己都會習慣性的屈服於權勢。縱然後者不能空口說白話,要把一切證據都夯實了。對比之前的各朝各代,這似乎也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陳鳴安然接受了這一切。對於法製啥的他有很高的耐心,因為他清楚中國社會的劣根性。何況他也知道歐美世界在近代時期那混亂腐敗的法治,這讓他在麵對眼前情況的時候心情好了許多。

這件事的主使者那明顯就是順豐,後者很搞朱世海,讓朱世海把自己的律師證都被吊銷了,二審後五年的有期徒刑是沒有了,卻要給發配去朝鮮至少幹三年普通的司法公員。

這可不僅僅是順豐集團對朱世海的打擊報複,更是為了殺雞駭猴。作為現今中國有數的地產集團,順豐在未來的時間裏少不了要做更多地拆遷,除了上海、寧波和福州這三家最初的分公司外,這幾年順豐地產還多了廣州、南京、北京、天津、青島五處分公司,可以說公司整個產業規模都擴大了好多倍。

這種情況下他們當然要防患於未然了。

要是哪次拆遷都有朱世海這樣的人跑出來,這對整個地產公司的利益損害太大了。

就以上海的哪個拆遷案件來說,按照順豐的原計劃,整個賠償也隻有八萬塊,可現在卻又補了整整十萬塊,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再加上這個時代的房地產,所有資金大部分都來自自己的錢包,不像陳鳴上輩子,可以伸手從銀行借款,現在整個施工建設全部是自己出錢,那每一個工程對於地產公司來說都是不小的壓力,那種情況下每一分錢都是珍貴的。

而且隻要是法院審理期間,施工地是不能繼續動工的,這對地產公司的壓力更大。

所以順豐完全有理由出手對朱世海殺雞駭猴。

現在的結果是朱世海要遠渡重洋到遙遠的朝鮮去了,他當初從西北來到南京,然後從南京去到上海,朱世海就從沒有想過再厲害中國政治經濟的舞台中心。

中國政治經濟舞台的中心是哪裏?那是江南,那是南京。

上海也可以說包裹在江南這個地理名詞之內,而且上海還有著南京不具備的一些優勢——它這兒更加開放,更加多的接觸一些外來文化,而不像南京。整個氣候都是沉悶和帶著保守的。

結果這個從大西北來到舞台中心的年輕人,他還不到三十歲,現在就要遠去朝鮮了。

陳鳴沒有插手這件事。

他看過朱世海的簡曆,讓國安專門去找的,這份簡曆給他一個很沒有由來的感覺——這個人不簡單。

他不是一個願意服輸,願意承認失敗的人。這是一個倔強、堅強又有能力的人。

這樣的人適當的接受一些磨練,陳鳴並不認為是壞事。雖然從整體來講這對朱世海真的是不公平。

但是誰讓他自己手下的兵被策反了呢?

那個周仕豐,顯然就是故意做出那些事兒的。而這樣的事情按照現在的國家法例,朱世海經營的律師事務所是一定要遭受懲罰的,朱世海本身也要遭受懲罰。

雖然這個事務所屬於朱世海所有呢?那他就要對之付全責。

現在陳漢的法律相關條例裏就是這麼規定的。

王三川捧著一碗參茶扶著朱世海服了下,當年甘肅的一對好朋友,現在又成了同一條船上的人。隻是他們的身份有別,在科考中明明早先一大步的朱世海現在的身份隻是一個司法公員,要不是他名氣的確不小,同在寶船號上的一百多位官員中也有認識和同情他的人,朱世海都登不上寶船號這艘船,更不要說還有一個相對舒適的小房間了。

這個房間裏就王三川和朱世海兩個人,王三川考中了工科,他去朝鮮主要的工作是規劃城市建設,修建石灰窯和水泥工廠,外帶給朝鮮南北修路修港口。

朱世海在登上寶船號之前,人在監獄裏關了一個多月,雖然沒受什麼拷打,可也虛了身子。再加上西北人就是不習慣坐船,不想王三川,王三川坐船不暈,而朱世海名字裏有一個海字,坐船卻是暈船,人立馬就躺到了。

“這路啊,是走了一大半了。下一站旅順之後就到朝鮮了。這幾****可要抓緊時間養身子……”到了朝鮮,王三川擔心朱世海連養病的時間都沒有。

“你放心。我這條賤命硬著呢。閻王爺他不收!”朱世海的雙眼中充滿了怒火。他不會死的,順豐,他們之間還沒完!

朱世海可一點都不知道,他因為這場官司已經進入了皇帝的眼中了。這是不是一場另類一些的因禍得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