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五月的第一天,張家口重新開市,陳鳴已經決定在五月中旬向章嘉三世發出邀請,然後送他去南京見陳惠。
蒙古人交易牛羊戰馬皮貨,還有牛角和蒙古地區的特產藥物,說真的他們能拿得出手的東西真心不多。而漢人在草原上銷售的貨物鐵器、茶鹽種類也不是很多,更奢華的東西普通蒙古人,或者說低層貴族,也根本買不起。但是鐵器茶鹽這些可是蒙古人日常生活離不開的東西。
沒有了鐵器、鹽、茶磚,蒙古人真的連生活都難。
複漢軍打與章嘉三世產生聯係的那一日起,陳鳴就火速傳信山西和南京,急需大批量的磚茶以備與蒙古人貿易,現在張家口已經儲備了兩千多箱磚茶,還有大批量的鐵器、食鹽。後續更在源源不斷地運到。
複漢軍奪取京津以後,長蘆鹽場的鹽工還有灶戶紛紛從各處回歸,如今的長蘆鹽場已經恢複了生產,當然想要將長蘆鹽場徹底改造,那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這裏和山西的鹽池足夠供應整個北方。
晚上,高彥明來求見,見到陳鳴後的第一句話就直截了當的說自己要出使外蒙。
因為什麼呢?
“光在參謀部打轉功勞來的太慢。我可想留個爵位給我兒子。”他是高鵬起的四兒子,高鵬起的爵位再怎麼著也落不到他的頭上。
而眼看著陳漢就要大肆的分封功臣了,高彥明當然要急了。
“去外蒙可是危險不小的。”鬼知道現在的外蒙的諸旗王公們對於滿清是一個什麼概念。萬一碰到腦子進水的,一刀把高彥明給宰了……
高彥明把手一揮,“這世上哪有一點危險都沒有的功勞啊?繼功當初入暗營,在江陰,在上海,在舟山,每一日不都是鍘刀懸在頭頂嗎?”可現在陳繼功熬出來了,將來封爵少不了他的一個爵位。
沒有對比就不知道差距,與陳繼功一比,高彥明、黃鬆、陳繼卿他們的功勞都太遜了。
高彥明離開後,陳鳴在位置上坐了好長一段時間,最後一聲長歎。
每一個人都在長大,小時候沒有考慮或是想到的事情,當他成家,當他有了孩子後,就不得不想到,不得不考慮了。
高彥明現在是在為他的未來奮鬥,也是在為他的兒子的未來奮鬥。
……
在四月下旬,張家口外陸陸續續就彙聚了成百上千的蒙古人,他們來自四麵八方,來自一個個不同的部族。
一頂頂蒙古包在城外開闊的地方立起來,一眼看去,草原風光撲麵而來。
大群的牛羊戰馬,還有一匹匹駝馱著一捆捆皮毛和藥材。大草原上牲畜是最寶貴的財富,而蒙古人與漢人雙邊貿易最直接的方式,除了用銀子購買彼此,就是很原始的以物易物。
與城外的蒙古人一樣熱鬧的是城內的張家口集市,雖然超過一半的店麵沒有了主人,或是更換了主人,但現在的張家口比起之前的張家口還是要熱鬧到天上去了。
複漢軍現下已經近乎全占了長城以南的山西州府,各地與滿清官府纏攪深重的不可開交的晉商不是早早的溜之大吉,就是被複漢軍毫不留情的清算。
亢家、渠家、常家、曹家等等,這些現今晉商集團裏的首麵人物固然靠著精打細算和開拓進取紛紛頂替了原先以‘八大皇商’為代表的那些‘投機型’民族敗類,可這並不是說山西晉商就真的幹淨了。裏頭很多人還是跟滿清官府有著深深的糾纏。
如何辨別這些商人,是依附於滿清官府賺錢,還是賺了錢後為更便於的賺錢而不得不打點官府,這是一個主要標準!
對於這樣的人家,除非是家族名聲真好的,不然多是躲不掉被清算的下場的。陳漢對於晉商的清洗,在去除掉範家等少數人外,就都是用這一標準來判定了。
那些死掉或是被勞改的晉商,要怪就隻能怪自己。
“嗚嗚嗚……”
長號聲吹響,複漢軍直接打開了張家口的城門。這交易沒有放到口外設立榷場,而是自己打開了張家口大門。城牆上和城內的複漢軍各部嚴陣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