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大清忠良是晉商(2 / 3)

戰爭依舊會繼續下去,並且閩浙和廣東的財富,也一樣不可小覷。

複漢軍要真的想撬動滿清王朝的根基,還真少不了福建天地會的舉義,陳鳴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把戰火燃燒到廣東和浙江境內,但他們隻要把福建搞亂了,還愁浙江和廣東不受影響麼?

特別是福建地理複雜,人多地少,亂子真的攪大了,嗬嗬,滿清就有的麻煩了。

混元教在山東,天地會在福建、台灣,將軍府在河南,這就是三顆釘子,源源不斷的給滿清放著血。或許四川還會有大小金川,貴州湘西還有苗民,也是滿清把西北和x藏打平了,否則真就是烽火四起,硝煙漫天了。

而陳鳴帶兵‘流寇’一樣的掃蕩長江沿線,滿清能支撐多久呢?

三年?五年?

還是更長?

別忘了,乾隆朝的中國自然災害可是不少。那個時間段——乾隆時期(1736年—1795年),是中國自然災害史上一個很重要時段。據後世的統計分析表明,這一時期成災性自然災害主要以水、旱、雹災為主;災害頻繁,被災州縣廳次眾多;各災種的地區分布存在極大差異,並帶有明顯的空間上的群發性;災害的發生呈現時間上的連續性和集中性等等。

陳鳴上輩子當鍵盤俠的時候,跟某類人爭論過‘康乾盛世’是真是假這個問題,陳鳴是真真覺得所謂的康乾盛世是大大的盛世謊言的。他在網上就搜到過史學界對於乾隆朝中國自然災害頻發是什麼原因和滿清救災政策之演變的研究論文,對於乾隆朝的自然災害記憶猶新。那可真不是盛世太平的樣兒。

乾隆朝60年間,各類自然災害成災共1100多次,其中水災500多次,旱災二三百次,其餘風、霜、雹、雪、蝗、地震、瘟疫等共三四百次,具體的數字陳鳴是記不得了。但他知道乾隆朝連年災害不斷,各種災害發生的總數較順治、康熙、雍正三朝九十二年的統治期間還多了許多。

就比如今年,乾隆三十三年,打的水患是沒有——徐州那裏是人為的,可是旱災,山東、湖南、湖北、貴州皆旱,山東為重;蘇北18州縣幹旱,以泰州為重。這一點影響力上麵,複漢軍是最直接的受惠者。

之前投奔複漢軍的江南江北人氏,還多以失業的船工水手為多,可最近時候是以蘇北鹽廠的鹽工,包括鹽丁為多。泰州鹽政運判所屬的十二鹽場皆旱,因為滿清官員逃竄,處於無政府態勢下的鹽廠,極其混亂。幹旱引起了當地蘆葦草叢的大火災,直接讓複漢軍多了三千多青壯。

再有,蘇北還出現了蝗災。

“乾隆老兒現在一定是焦頭爛額。按下葫蘆浮起瓢。大清朝雖然不病入膏肓,可也問題多多。現在是都晾在他眼前了。”

北京傳來的消息,就在去年,乾隆皇帝還在修著圓明園。鑒園去年剛剛落成,仿蘇州獅子林修築的圓明園獅子林,則今年入夏時候了才最終停工。陳鳴覺得圓明園內的獅子林,乾隆老兒是再也沒重新開工的時候了。

如今的大清朝,已經被他禍害的不成樣子了。

那麼多軍隊堆在河南、山東和長江千裏沿線,無底洞一樣傾吞著銀錢、糧食和各類軍需。雖然時間還不能與曆史上的川楚白蓮教大起義相比,可論及對滿清的打擊和創傷,陳鳴覺得已經不差了。

川楚白蓮教大起義,看似鬧的聲勢浩大,可事實上他們卻沒有攻占過幾處重鎮要地。起義軍拿下的那麼是小縣城,要麼就是一般州府城,襄陽這樣的地方他們都沒有拿下來過,省城和荊州之類的軍政重地就更不用想了。

……

吳淞口。十多隻的複漢軍戰船緩緩使動,它們是最後一批留守吳淞口的複漢軍水師營船隻。現在,這些戰船也要告別這個被它們占據了多日的戰略要害。

因為,複漢軍對於浦西的攻略已經結束。大批的繳獲被裝入打黃浦江兩岸拖來的漕船、民船之中,複漢軍水師營將配合著陸軍部隊,從吳淞江向西進入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