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陳家軍炮兵捶打的江陵城根本不知道陳鳴已經帶著一支兩千人的隊伍,利用這些日子裏收攏的船隻,在倪家台不遠處的一處小碼頭悄悄離開了。他們先往東北,然後轉東南,繞過太泊,繼續轉東北,前行了三十裏水路後,全隊轉向西北,再是二十裏水路,在夜色中控製了後港鎮,一夜之間兩千複漢軍已然通過了整個長湖,轉到了【長湖】西北角這個位於十裏鋪東南方,卻又太過於東麵了一些的地方。
陳鳴不敢說這沿途路上有沒有被人發現行蹤,但當他帶著隊伍控製了後港鎮之後,他已經不在乎了。至少後港鎮的人對於複漢軍的到來是萬分震驚的,是絕對出乎意料的,這就足夠證明他這一手的突然性。
荊州是一個百湖之地,在這裏打仗,一定要留神水路。
就像阿爾雅江認定的一樣,陳鳴打江陵城確實是因為兩路清軍援兵的逼近,他要打一個時間差,先搞定一路。襄陽來的援兵當然就是最佳的選擇。不管是距離還是戰鬥力,亦或是人數,他們都不能跟武昌來的那路援兵相比。
襄陽作為湖北的戰略重鎮,在南陽府被複漢軍控製的情況下,清軍在襄陽一定是要留有隊伍守衛的。那麼石亮帶來的這一路援兵人數又是多少呢?
暗營的稟報是五千到七千,其中小半還是民團民勇。總之這路清軍的實力並不高,軍事素養很夠嗆。
陳鳴要對付阿爾雅江那一路清軍,沒有五千人他是不會幹的。但是打石亮,他覺得兩千人,忽然打出的一擊就足夠了。
為了行動方便,他甚至沒有攜帶火炮,除了幾門虎蹲炮就是飛雷炮。這一戰他要打突擊,隻要石亮帶兵繼續向南去,他從後港鎮出發,半道上就能與清軍打個碰頭。別看後港鎮距離十裏鋪足足有小三十裏。
陳鳴很自信自家隊伍的素質,他們之前可是得到了十天時間的修養。而清兵卻是連日打襄陽趕過來的。當石亮帶著隊伍從十裏鋪向南進發的時候,就是陳鳴捕食的時候。
戰鬥發生在這一天的下午。
上午的時候,陳鳴很自信的讓隊伍在後港鎮又休息了兩個時辰,幾乎辰時要過一半了,隊伍才從鎮子裏開出。到了中午時候,陳鳴收到暗營的快馬急報,襄陽援軍距離紀山鎮還遠著呢。他們的行進速度相當緩慢,各個營頭之間甚是拖遝。
以至於下午戰鬥爆發的時候,石亮手下的這支六千來人的援兵一觸即潰,兩千複漢軍從頭推到尾,打仗就像做追擊遊戲一樣,根本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
氣的要將陳鳴碎屍萬段的石亮石副都統拍馬跑路,複漢軍連他的一根毛都沒有摸到,他的親兵戈什哈們也跑的幹幹淨淨。石亮用事實證明了自己隻是一個放嘴炮的垃圾。
或許這個注定要流傳開來的‘八卦’,在百年之後還能成為荊州當地的‘一段佳話’,在民間流傳過程中被無數人改頭換麵,麵目全非。陳鳴沒有意識到這個‘危險’,他現在正得意的笑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