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泰山壓頂不彎腰(2 / 2)

當然了,陳鳴自信滿滿的收容下這麼多的戰俘,也是因為他的金手指,對於這些以戰俘為主體的營頭,‘望氣術’絕對是對付他們的最佳法寶。

陳惠卻是不知道陳鳴的bug的,所以他很憂慮。要是陳鳴在遠征當中,這些戰俘為主力的營頭突然潰了,就不提反戈一擊了,隻要他們突然潰散掉,就能把陳鳴陷入萬劫不複之地。所以陳惠對於這些營頭的軍情彙報,一律是詳加覽讀,對於這些營頭的每一個變化都親自過問。

所有的投效戰俘,在彙編進甲兵營之前,從建製到籍貫,一律打亂。

河南、陝西、湖北,少量的安徽兵,四省的綠營戰俘,那麼多軍鎮和營頭,和稀泥一樣徹底的攪拌在一起,盡最大努力讓營頭裏的俘虜兵彼此個不認識,互相不熟悉。

然後是甲兵營的武備,沒有配火槍,俘虜兵穿著是最簡單的藤鐵甲;而且這種藤鐵甲不同於一開始的藤鐵甲,現在的藤鐵甲是以藤甲為框子,外麵敷上一層鐵片,用皮革、荊條編聯一起,這就是藤鐵甲了。而正規新兵配備的是老式的藤鐵甲,胸口部位還是那一個鐵質的胸甲;最後人數在隊伍中僅僅有一成的老兵們,披掛的就是防護力更強更全麵的鐵甲了。

如此做也算是對俘虜兵的一個威懾。

別說這種人為等級劃分影響戰鬥力,陳家軍軍功體係羅列的很清晰,隻要立功,俘虜兵功勞足了也能披上鐵甲。現在的階級地位又不是士兵一輩子的階級地位?

老兵們每個人還配有四枚手榴彈,一些軍官還配有手銃。

總的來說,這前後十二個營頭的秩序,在沒受到嚴重考驗之前,還是有一定牢靠性的。

陳惠在根據地能為陳鳴做的也隻有這些了。

前後十二個新營頭,連軍官都是從一應隊官中火線提拔的,他們連同陳鳴現下統帶的本部,相加一萬人馬,就是陳鳴遠征隊伍的基本盤了,頂多陳鳴在鄖陽再招募一些個。人數絕對不會超過一萬五千人,以冷兵器為主,火槍火炮為輔。

陳惠放下手中的報告,揉了揉眼睛,臉上露出了一抹疲態。自從陝西綠營複來,陳惠這肩膀上的壓力就日益加重,這次大戰,根據地這裏可沒有陳鳴與他分擔壓力了。

南陽更南的人馬自然會被陳鳴牽製住,甘陝、直隸、京師旗兵、山東等地的人馬卻必須由根據地來扛,之前由陳鳴來承擔的軍事壓力一下子落到了陳惠的肩膀,這讓他心裏一直沉甸甸。

陳惠沒打過仗,他很怕自己扛不住這股壓力,到時候兒子正在江南大戰呢,老巢突然淪落,那該是何等的悲慘?陳惠這些日子屢屢走訪隊伍和新兵營,一次次用堅定地語氣對自己說:陳惠你一定要抗住,抗住。但心裏就是沒譜。

清廷的第二次彙剿,據暗營傳來的密報,乾隆皇帝調動了甘陝、直隸和山東的多路大軍,還動用了豐台大營的京旗。像火器營啊、健銳營啊、護軍營啊,都有出動。另外還調動了吉林、盛京的馬隊和一部分蒙古馬隊。

來勢洶洶,是要以泰山壓頂一舉將汝州碾為粉齏。陳惠……,他能泰山壓頂不彎腰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