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召集大家來,就是要跟你們說一說,老頭子為什麼要死磕陳家。”關和澤眼睛掃視著下麵的所有人,作為他老子去世以後關家幾十年的主宰者,他並不像真的對這些人來一個解釋,這太有損於他自己的威嚴了。可是二房的聲音不能輕視了,包括自己的大兒子在內,底下的這些人中絕大多數都是反對派。
關家要綁票陳鳴是關和澤的主意,關家要死磕陳家,也是關和澤的主意。為什麼呢?
“老頭子今天就告訴你們,老夫死磕陳家就是要拿到陳家手中的骨瓷配方和燒製工藝。”
“為什麼?因為這直接關係著我關家的未來。”
“你們知道開封府的同知是誰嗎?銘正。滿洲正藍旗出身,老姓章佳氏。”關和澤說話間隻感覺著有一股榮耀加身,自己就能知道開封府的同知大人是銘正大人,是滿洲正藍旗的老姓,你們其他的人有能耐知道這信息嗎?
“同知大人有個血親,江西驛鹽道暫管九江關務瑭琦瑭大人。從今年五月份,道台大人就接手了景德鎮督陶官一職。”關和澤的眼神掃視著堂中所有人,“景德鎮禦器廠你們都該聽說過吧?那是給皇上給北京的貴人們燒製瓷器的地方。自從十年前唐英唐大人告老,禦器廠就一年不勝一年。”
整個關家大堂,一種肅然的氣氛猶然升起。在場的沒幾個傻瓜,已經有些明白關和澤的意思了。關和澤是存了把骨瓷獻給開封府同知,然後再由同知轉給景德鎮啊。
“荒謬。那骨瓷僅僅是中檔……”
“在陳家手裏是中檔,到了景德鎮的禦器廠手中,焉知不會是世之精品?”
“那土門窯的骨瓷,初入市井的時候不也僅是中檔而已嗎?現在呢?已然是中檔瓷器中的頂級品質。此物值得一賭!”
“更何況,休管輸贏,隻要把心意抵到,關林日後補一知縣,還不是手到擒來?”關和澤可是清楚銘正、瑭琦是什麼樣兒的人的。那銘正大人傳聞裏與軍機大臣阿桂可是有很近的親戚關係的。
後者可是一等一的大人物。自從乾隆三年被授鑲紅旗蒙古副都統,就長期戍守於西北邊疆。乾隆十三年,參加大小金川之役。乾隆二十四年,參加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然後因公被抬入正白旗,這是上三旗之一。數年間,曆任內大臣、漢軍鑲藍旗都統、軍機大臣、滿洲正紅旗都統、伊犁將軍、四川總督等。
這樣層次高高的大人物根本不是關家能夠望其項背的,以關林的身份根本就不可能如此詳細的知道阿桂這樣一品大員的官場軌跡。也就是因為銘正的緣故,開封官場上對於阿桂這位大人物的履曆傳揚甚廣,關林這才知之甚詳。也從中尋到了一個不是機會的機會。舉人補縣令,太難太難了。如果沒人提攜,就關家這樣的家勢,關林也就一輩子在教諭、訓導的位置上打轉了。
關林不甘心,關和澤也不想看著關家在自己手中敗落。最後的結果當然是一搏了。況且關家就算是敗了也隻是敗了勢頭,陳家還能真的把關家產品不成?寶豐縣令、汝州知州、州同都小心自己在士林的名聲哦。關林怎麼著也是個舉人,又做著教諭的清流小官,是士林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