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功成名就(1 / 2)

第十三章功成名就

時光荏苒,歲月無情,轉眼間,已經過了五十年了。

炎炎夏日,烈日當空,蟬叫聲聲,人人拭汗,空氣中充滿了“熱”的氣息。

路上的行人、道邊的商販也都無精打采、有氣無力的走著路、叫賣著價錢,很有一種“省時省力”的默契。

突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這種默契。馬蹄聲由遠及近,人們才看清楚,原來是一位官差,他好像有要事,一邊用力抽打著馬,一邊喊著“駕!駕!前麵的人別擋路,,快快閃開!”

俗話說“民不與官鬥”,行人們盡管心裏不情願,但還是紛紛退到道路兩旁,給差人讓開了一條路。差人也沒理這些升鬥小民的心理活動,他騎馬行至一座裝潢精美、規模宏大的寺廟前,輕輕的下了馬,整理了一下儀容,神態恭敬地敲了敲門,喊道:“蘇州知府鄭興鄭大人差人求見!”過了一會兒,寺門打開,一位年輕的知客僧客氣的將差人迎了進去。

道邊的行人見此,也不意外,隻是紛紛議論:“大明寺真些年來真是越發興盛啦,連這些大人物來拜訪都不敢對其不敬。”

“這算什麼,前幾年皇上皇太後不是也來進香了嗎?”

“那都是鑒真大師的功勞,連皇上都敬重。”

“多虧了鑒真大師法力高強、佛法無邊、更兼心地寬仁、慈悲為懷,才護佑住了一方百姓,不然這麼多年來,妖怪害人、幹旱洪澇,不知要死多少人啊。”

“是啊,自從四十年前鑒真大師學藝有成,首次出山就為趙莊趙員外屈死不散的鬼魂成功超度,解決了擾民多年的趙莊鬼屋之害而聲名大振,到現在已經快四十年啦。”

“說的沒錯,第一次不說,往後的李村驅鬼、南山伏妖虎、長江降惡蛟、醫治丞相大臣多年頑疾、親赴牢獄勸得殺人疑犯認罪自首,兩次率領寺中僧人修築堤壩、防洪救災,每月還發放錢糧,救濟那些貧苦百姓、鰥寡孤獨,現在四方百姓無不在家禮佛上香,祈求佛祖保佑,讓鑒真大師好人有好報,還有······”

那人越說越起勁兒,見沒有人打斷他,就接著說:“大明寺出了鑒真大師這麼一個高僧,從此聲威高漲,名聲傳遍大江南北,仰慕朝拜之人也蜂擁而至,不光是平民百姓,就連達官顯貴、甚至皇親國戚也常來拜訪,希望得到鑒真大師的指點,聆聽教誨。

大師也是真有高僧風範,所見之人,不分門第高低、身份貴賤,隻要與佛有緣或者心懷誠意,都可以入寺詳談,而且言出必中,不求回報。這些人感念大師的恩惠與德行,回家後都自發的宣揚大明寺和鑒真大師,最後怎麼樣?連皇上和皇太後都被驚動了,前年來大明寺進香,與鑒真大師談了整整一天,聽說出來後精神飽滿,心情愉悅,當天就賜了大雲寺一麵”佛門淨土“的牌匾,然後邀請鑒真大師做當朝國師,聽說大師當時以‘心無雜念、故土難離、因果循環、緣分天定’這幾句禪語推辭了呢!”

“是啊,這一下,鑒真大師才是真正的名揚天下了呢!以前還總有一些不自量力的和尚道士來挑戰,現在也都沒有了。”

“我看呐,大明寺隻要有鑒真大師做方丈,就會繼續興盛下去。”

這幾人正說著,就看見那個官差被知客僧禮貌的送了出來,抱歉的說:“施主請見諒,方丈已經閉關一年了,不是何時才能出關,等方丈出關後,本寺才能請他老人家出門去做法事。”

官差連忙擺了擺手,受寵若驚的回話道:“怎敢因為我家大人這點兒小事驚擾到大師的修行?貴寺實在是太客氣了,待我回去稟明府台大人,請他等大師出關後再來相邀也不遲。那我就回去了,小師傅不用送了。”

說吧,轉身上馬,奔馳而去,而那知客僧也是歎息了一聲,雙手合什,念了一句“阿彌陀佛!”就轉身回了寺內,隻留下寺院外的百姓依舊議論紛紛。

這五十年來,鑒真勤修佛法,有了《虛空藏經》和《大光明經》兩部佛家頂尖修行功法,再加上雲滄海親自為他築基,時不時的為他找些天材地寶進補,而他自己本身也是悟性非凡,佛緣深厚,修行進度可謂是一日千裏,修行一年頂上普通人修煉十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