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美國作家談創作
董樂山
很早就有心想編一本美國作家談創作的書,作為中國作家的借鑒和中國讀者對美國作家的理解之助。因為經常遇到一些中國作家或讀者表示對美國作品的不理解,甚至誤解,而這又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說清楚的,也不是介紹幾篇評論文章所能答複的。最好的答複莫過於作家本人。因為若要加深對美國作家的理解,他們的創作態度、創作方法、創作意圖究竟是怎樣,他們對外界的評論究竟是怎麼看的,與其讀評論家的評論,不如聽作家們夫子自道。還有誰比作家本人對自己的作品更加了解呢?
在這方麵美國的一些文藝刊物做了不少工作,其中最突出的是《巴黎評論》和《星期六評論》兩家。這裏所收集的幾篇美國作家談他們的創作的答記者問,基本上選自這兩家美國主要的文藝刊物。《巴黎評論》是份文學季刊,最初由旅法美國作家在巴黎創辦,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移至紐約出版,至今已出百期以上,幾乎每期都辟有“小說的藝術”專欄,刊載一兩位世界著名作家談創作的訪問記,之後又收集出版,至今已有五冊。至於《星期六評論》的曆史則更加悠久,顧名思義,它是個周刊(想當初中國的“禮拜六派”的刊物《禮拜說》說不定也受《星期六評論》刊名的啟發),中間曾因虧損而停刊一個時期,複刊後質量依舊。這兩家是美國當今最著名的文學刊物。
我不想在這裏再贅述美國作家的創作問題或對他們的作品的評價問題,因為有心的讀者從這些美國作家的答問中可以看得很清楚,我隻想說明一下當初選材的標準,當然,一是視每個作家在美國文學界的地位和影響;二是他們的作品在中國已有一定數量的翻譯和出版。但是這兩條又受最後一條的製約:材料的來源。有些重要的作家由於一時找不到適當的材料,也隻好暫時付闕如了。
記於不問春夏秋冬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