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2)

二兒子李文瀟,東傲國有名的閑散王爺,詩詞歌賦無一不精,長了一顆七竅玲瓏心,但是心思卻沒有放在朝政上,整日縱情山水,四分之三的時間,都用在了遊山玩水上,若非必要,絕不進宮,皇上惋惜的搖了搖頭。

三兒子李文渺,勇猛無敵,打起仗來虎虎生威,所向披靡,號稱東傲國的常勝將軍。然而,上天為你打開一扇門的同時也關上了另一扇門。所以,戰無不勝的大將軍,所有的天賦似乎都集中在了行軍打仗上,正義耿直的性格,似乎並不適合成為那種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權術掌控者。再次否認了自己的想法,李焰無限悠長的歎了一口氣。

最後剩下的隻有小兒子李文浩了,這個小兒子,生母隻是一個小宮女,身份低下,因為生他難產而死,因此,皇上將他抱給一個妃子撫養。這個小兒子,時而溫文爾雅,時而默默無語,就連身為父親的他,都看不穿他的心思。不可否認的是,他的確是聰明異常,無論交給他什麼任務,他都能出色的完成。但是也僅限於此,更多的時候,是靜靜的站在一旁,傾聽別人的意見和看法,幽深的眸子裏,偶爾閃過晶亮的光芒,快得幾乎讓人抓不住。這個兒子,會是皇位最佳的繼承人嗎?

皇上還在不停的比較,德才已經帶著太醫大汗淋漓的趕來了。年邁的老太醫顫顫巍巍的跪在地上,伸出手,為皇上把脈,良久,都沒有說話。直到皇上開口問道:“朕的身體怎麼樣了?”

老太醫收回手,小心的看了看皇上的臉色,沒有看見發怒的征兆,才說道:“皇上是日夜操勞國事,憂慮過度引起的風寒,老臣開一副單子,按照上麵的藥方每日喝藥,再好好調養一段時日,方無大礙。”

皇上緊閉雙眼,睿智的眼睛被眼簾擋住,看不清情緒,疲憊的揮了揮手,示意太醫退下。

德才試探的問道:“皇上,今天還上早朝嗎?”都吐血了,還是保重龍體要緊。當然,這句話德才吞在了肚子裏。皇上的孜孜不倦,勤政愛民是出了名的,要不是起不來了,絕不會輕易的缺席早朝。德才跟了皇上幾十年,早上不早朝的次數恐怕用十個手指頭都數的過來。

德才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皇上會給出否定的答案,皇上卻輕輕的說道:“朕今天身體不適,今日不上早朝了,你去通傳一聲。”

德才好像被雷電劈中了一般,停下來手中的動作,呆呆的站著,忘了回應皇上的。

李焰欣賞似的看著德才一臉呆樣,佯裝生氣道:“怎麼,連朕的命令都不聽了是嗎?”

“哦,奴才遵命。”德才回過神來,領了皇上的命令。

皇上說道:“好了,扶朕去寢宮吧,朕好好地休息一會。”

躺在了寬敞的龍床上,柔軟絲滑的錦被蓋在身上,李焰卻怎麼都睡不著。或許因為心中擁有了太多的煩惱,李焰隻覺得心口堵得慌,好想找一個人來傾訴。

輾轉反側了好久,沒有一絲睡意,李焰幹脆坐起來,他現在需要整理混亂的思維,那些對著臣子不能說,對著妃嬪不能說的事情,隻能去找一個人了。

天剛蒙蒙亮,威嚴的皇家馬車就駛向了護國寺。皇上迫切的想要快點見到那個人,於是,馬車剛剛停下,他就下了馬車,徑直的走向寺裏,一向穩如泰山的皇上,此刻竟有些按捺不住地等待主持的到來。

智緣大師聞訊,邁著沉穩的步伐趕來了,“阿彌陀佛,不知皇上到來,有失遠迎。”說著雙手合十,彎著腰向皇上行禮。

皇上連忙起身扶起住持說道:“皇叔快快請起,真是折煞侄兒了。”皇上對智緣大師的稱呼是皇叔而不是大師,智緣便知道了此次侄子前來是有要事了。

叔侄兩人相向而坐,李焰絮絮的向智緣大師訴說了自己的身體狀況,對東傲國江山的擔憂,對皇位繼承人選擇的猶豫,殷殷的望著智緣,希望皇叔能夠給出有效地建議。

智緣沉默良久,按理說,他作為出家人,應該看破紅塵,不問世事,可是他的身上畢竟流著皇族的血,他無法做到看著自己的江山岌岌可危而袖手旁觀。

這位沉靜的老人,矛盾的心思一直在掙紮,終於,下定決心似的,吐出了一句至關重要的話:“丞相府,神女降世,她將會是東傲國的福星,得之,將是我東傲國之福,失之,國將大亂,怎麼做,就看你了。”

李焰臉色凝重,恭敬的說道:“多謝皇叔提點,侄兒知道該怎麼做了。”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