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然回首青春已經遠走
青春是什麼?或許在很早以前我總是無知的錯把年少當作青春,以為整日的沒心沒肺,漫無邊際的放蕩不羈就叫做青春。但後來我知道其實這不是青春這隻能叫做年少。到這兒我突然想起了汪峰的一首歌叫做《當我想你的時候》青春就是這樣一路走來有太多的感受太多的遺憾太多的回首,當你一路走來停在原地駐足回望時,原來身後的風景就是青春,隻可惜當時我讀不懂它也體會不到。
part1
還記得我看過一部阿湯哥叫做《生於七月四日》,而我生於90年代。
我相信很多人在讀高中的時候都聽老師們說過現在你們努力點累一點等以後進了大學就可以好好玩了。後來到了大學我才知道原來一直都被欺騙著,而對於這種善意的謊言我也表示很不愉快,因為高中考試不及格頂多被老師罵幾句或者有些老師都不會理會但沒有人告訴過我大學裏麵考試不及格是需要花錢去補考和重修的。於是本著不願意在考試上花錢的宗旨,我居然比讀高中的時候還要努力,以至於沒有掛過科同時還拿過獎學金。因此我的故事要從大學說起。
懷著年少時的青**想與對大學的無限憧憬,我有點著急的開始了我的大學生活。伴隨著藝考熱的春風我我報考了藝體專業由於從小就愛慕虛榮所以我選擇了導演專業。寢室一共四個人來自不同的地方但都是省內的所以溝通起來並沒有障礙。大一剛開學的時候大家都不認識,於是軍訓成為了大家一個很好的交流平台,雖然站隊列的時候教官不準我們交頭接耳但我們還是會抓住一切機會說話並且不被教官發現因為動眼和動嘴這兩個動作可以同時進行,並且大家都是十八九歲的年紀討論的話題基本上也就那麼一些些。
在父母的陪同下繳了學費領了軍訓服,媽媽陪我到了寢室發現其他三個床都已經鋪好了被子,看來我是最後一個到了,正在和媽媽鋪床的時候寢室裏的第一個同學回到了寢室也是和母親一起手裏提了很多日常用品,匆匆幾句之後同學的母親就走了,很快媽媽也幫我鋪好了床。在門外媽媽叮囑幾句之後轉身離開。在媽媽轉身的那一瞬間我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似興奮又似哀傷,在目送完母親之後轉身回到寢室深吸一口起之後說到:“終於走了,這下自由了”。但話音未落一股酸勁就湧了上來,我能感覺到淚水已經在眼圈裏不停的打轉了,但最終淚水還是沒有流下來,因為我知道以後還有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去麵對,而且我從小就希望的自由當它來臨時我卻想不到是這樣的感覺。並沒有興奮的感覺而更多的是對家和親人的思念。
剛才回來的是一個小胖子個頭不高看起來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人,但後來才發現其實寢室裏麵心眼最多就是他了也不妄自我們叫他賤胖,並且在日後一次核對身份信息的時候看到他是滿族人據說還是個“皇親國戚”,因此我們經常都在討論和研究他的滿族姓氏是應該叫愛新覺羅還是什麼,最後貌似找到了一個比較靠譜的叫作“葉赫那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