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俊說道:“兄弟錯矣!有道則立,無道則隕,你我雖有盤古遺恩,還須順天而行才是!”
那太一說道:
“大哥意欲怎麼做?”
帝俊說道:“我欲在這不周山上立下天庭,統管天下妖族,你可昭告天下,如此即可!”
太一自是應允。
但見帝俊拿出一寶,卻是河圖洛書,乃為天地三書之一。
這河圖洛書,向上一拋,旋即變大,發出淡淡金光,一陣湧動,卻是有一宮殿,孕育而出,直入不周山上,堪堪落於山巔。
帝俊大喝一聲,”走“卻是和那太一飛身入了天庭。李強自是跟了上去。
太一胸前大鍾化出形來,當立太一頭頂,太一大聲語道:
“今立妖門,不以族分,隻以道立,天下眾生,唯我天庭,帝俊、東皇為尊。”
頓時,洪荒大地,處處響起太一之聲,久久不去。
洪荒眾生,皆有耳聞。
那鴻鈞老道正自閉目靜修,聞聽此聲,雙目微睜,略有所思,遂又閉目神遊。
那地祖鎮元子,亦是掐算一番,“福禍參半,不知終亦。”
那紅雲老祖,喜歎一聲:“大劫將畢!大劫將畢!”
那女媧目望上空,喃喃道:“隻以道立,何為道載?!”
東皇太一收回東皇鍾,帝俊言道:
“兄弟後麵所言,卻是有些不妥,我立妖門,乃是為這洪荒眾生所想,豈可成一己之私!”
東皇言道:
“大哥即已立了天庭,怎能無有手段,否則龍鳳大劫將作何收場,我之所以言及此,亦是樹威破敵之策,大哥隻需總管天庭,征伐之事交與兄弟即可!”
帝俊聽罷,輕歎一聲;“倒也有理,如此,還須兄弟操心了!”。
李強見天庭已立,恭賀道:“恭喜帝俊、東皇德立天庭,洪荒眾生可安亦!貧道離島久矣,就此告辭了!”
那帝俊笑道:“還要多謝道長點播之恩,不知道長所居何地?不如來我這天庭久居,他日定有一番作為!”
李強笑道:“山野之人,安敢叨擾,陋居東海蓬萊爾。”
帝俊說道:“道長所居蓬萊,想來也是神仙福地,他日定要登門拜訪,現天庭剛立,還有諸多瑣事,如此就不久留道長了!”
李強遂道了別回轉蓬萊。
再說李強回轉蓬萊,但見蓬萊島上恁是熱鬧,原來卻是蓬萊大開島門,洪荒生靈為避大劫之禍而遷來島上者數以萬計。
靜坐紫陽宮,元木,元德,鶴空子,福來一一列。隻有那元古,此時正在紫陽天內守護靈寶。
李強問道:
“來我蓬萊者,可有數?”
鶴空子答道:“約有三萬八之眾,合我蓬萊原先三千生靈,應有四萬一千餘眾。”
“三千?”李強聽到三千之數,心中驚歎,嚐聞大道三千,為何與此數相合,是以歎道。
那鶴空子回到:“是有三千之數。”
李強回過神來說道:
“確實未料到有這多生靈,不知可有管理,相互之間可有爭鬥?”
鶴空子道:
“我蓬萊生靈自無爭鬥,隻有那遷來之人,尚分禽鳥、走獸、鱗甲三族,是以偶有爭鬥,但都被元木、元德師叔所阻,未有傷亡。”
那元木聽罷,故作怨言道:
“大哥你倒好心腸,救下這多生靈,但卻害的我和元德奔忙不已,天天為你掃這爛攤子,連修道的時間都沒有了!”
李強笑道:“你不是老覺我蓬萊人少無趣,如今熱鬧許多,卻又反而不喜?”
那元德也笑說道:“那有那麼忙的,隻是這人多事多,長此以往,也不是辦法,還須想一法子約束一下才可。”
李強說道:“你可有了注意?”
元德說道:“還未想到,不過或可借鑒洪荒之治!”
那元木笑說道:
“這有何難,大哥全數收來,做了徒弟,還怕反了他們。”
李強笑道:
“我看倒是你應該全數收來做那徒弟,你之手法比我高明許多,如此,我蓬萊自無所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