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時常會聽到有不少的教師抱怨說日常的教學工作任務太過繁重,根本就沒有自我激勵和反思的時間。有這樣的認識,主要還是沒有考慮到自我激勵和反思對日常教學工作、對教師自我發展的重要作用,沒有把自己放到職業道德修養的主體地位上。身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對自我激勵以及自我反思的途徑有一個很好的把握,更要將自我激勵以及自我反思的主體意識進行不斷的增強。
1.增強自我激勵和反思的主體意識
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不僅僅是整個教育環境和教學工作的主體,同時我們也是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激勵的主體。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方向最終還要靠教師主體來把握和解決。教師隻有懂得了師德的重要性,真正提高自我激勵和反思的主體意識,才能把職業道德轉化為相應的情感和信念,進而轉化為自覺的行動。
身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要懂得在整個教育教學的過程當中不斷地加強對自我進行激勵和反思的能力。可以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豐富教育科學理論知識和文化素養,形成健康向上、完善和諧的人格。身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其完美的職業道德就是能夠使教師在向學生進行知識傳授的同時,也能將自己的完美人格和品格很好地呈現在自己的學生麵前,真正地做到為人師表,不負學生的信賴和期待,不負社會和家長對教師的重托。
2.自我反思和激勵的主要途徑
教師的每一次自我激勵以及自我反思都是其不斷進步和成長的力證。教師的自我激勵和反思,並不要求必須有多麼高深的理論,其實它是一種因時、因地、因事都可以進行的自我思考和自我行動。它意味著教師對陳舊自我的揚棄或超越,意味著教師的自我不斷獲得新生、發展和完善。教師的自我激勵和反思的主要途徑如下:
(1)“內時和“慎獨”
教師進行自我激勵和自我反思的一條最主要的途徑就是積極地進行內省和慎獨。“內時,指自覺地進行自我檢點、進行自我思想約束,以社會規範為準則,內心時時反省檢查自己的言行。“慎獨”,指在別人看不見、聽不到的時候,在閑居獨處的情況下,也能嚴格要求自己,謹慎從事,使自己的言論和行為同樣符合道德要求。
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指出,省察克製是一種加強道德修養的方法。事實上,其所表達的意思就是要積極地對自己的不足進行反思,一定要將不知不足的思想狀態很好地克服。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任何人都有缺點,都有犯錯誤的時候,犯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錯不改。青年教師由於經驗閱曆尚不豐富,教育教學中出現一些不足與問題是難免的。青年教師始終保持一種自我覺醒以及清醒的狀態是十分重要的。孔子曾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這警示我們青年教師要以他人為鏡,找自己的有關過錯。青年教師若能每日“三省吾身”,一定能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
事實已經證明,教師進行積極的自我激勵以及自我反思能夠令其從中獲得理性的升華以及教師在情感上的愉悅,也能夠令教師切實地感受到教育的美麗和詩意,深刻地體驗教育的快樂和幸福,與此同時,也能夠令教師體會到自己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2)組織教師自我評價
學校積極地組織教師進行自我評價是學校為教師進行自我激勵以及自我反思所提供出來的又一條十分重要的有效途徑。例如,現在有不少的學校會組織和安排教師們針對各自的教育生涯做出一種階段性的回顧和階段性的總結,讓教師們能夠及時地對自己教育生涯中的成績和長處進行積極的肯定,同時也能夠準確及時地尋找到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和短處,進行及時的修正,作出自我評價。這些組織安排可以定期舉行,依據設計科學的指標體係,讓教師對自身發展規劃的實施情況,包括職業道德、專業發展等逐一進行自我評價。這一載體在時間、空間、內容上保證了教師自我激勵和反思的實施,對促進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取得成效很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