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先天八卦圖排列跟後天八卦不同,所以很多初學易的易友一頭霧水
下麵會說明一下,先天後天的分別及方位是應用那一種八卦圖
周易-說卦傳--中是這樣解釋先天八卦的: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溥,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其實所謂先天,即人類未出現之前,這客觀的自己現象就存在了,所以,伏羲畫後天八卦,
乾位定南方,坤定北方,而乾為天,所以放於上方,坤為地,置於下方,
東離西坎,是因日出東方,月出西方,而出現日月交替的情況,即日與夜,
兌為雨為澤,艮為雲為山,震為雷為動,巽為風為散,就是說明了自然天氣及地理現象
以上是先解釋了先天八卦方位的由來
-------------------------
下麵係文王後天八卦的解釋
後天八卦圖是以洛書九宮為基礎,依照北半球黃河流域為中心
華夏民族的生活而設計的。
周文王活動中心是西安一帶,以地理方位,特徵,氣侯變化來看,
北是黃河,寒冷自北而來,所以代表水,寒冷的坎卦放到北麵,又與農曆十一月(子月)
一天中最黑最冷的子夜相對應;
東北方是山西高原及太行山,所以把代表山,穩固,停止,屬土的艮卦放到東北方,又
與農曆十二月(醜月),正月(寅月)和一天中黑夜與黎明交接的醜時,寅時相對應;
第一聲春雷從東方而來,春天草木生長,所以把代表雷,震動,屬木的震卦放在東方,又
與農曆二月(卯月),早晨的卯時相對應;
春夏之交接,風從東南方刮來,草木繁盛,東南沿海一帶風多,草木又多,所以代表風,屬木
的巽卦置於東南方,又與農曆三月(辰),四月(已)及辰時已時相對應;
南方天氣炎熱,夏烈日高照,所以代表火,太陽,光明的離卦放南方,又與農曆五月(午)及
午時相對應;
西南是四川盆地,秋天收割,所以代表大地,收藏的坤卦置於西南,又與農曆六,七月(未,申)及未時申時相對應;
西有青海湖等的沼澤地,雲雨又多從西來,秋天是收獲莊稼的季節,農民最高興了,所以
把代表澤,雨,又代表喜悅(又代表口舌,因古人往往一天兩餐於辰酉二時)的兌卦
放到西方,又與八月(酉),酉時相對應;
西北多金屬礦產,而西北風一刮天氣又開始轉冷,同時
古人認為天高西北,地陷東南,所以代表天,君主,金屬礦產,父親的乾放到西北,又
與九月(戌),十月(亥)及戌時亥時相對應;
這樣,就成為我們祖先生存的時間空間的統一性描繪出來,因而成為文王後天八卦圖
的放置方法。
上麵詳述左先天及後天八卦的分別,所以身為中國人,如要看方位的話,
多用後天八卦為準;而先天八卦多用於理數方麵的本體
有關伏羲的傳說
伏羲是傳說中人類文明的始祖,被尊為“三皇”之首。
相傳,他的母親名叫華胥氏,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女子。有一天,她去雷澤郊遊,在遊玩途中發現了一個大大的腳印。出於好奇,她將自己的腳踏在大腳印上,當下就覺得有種被蛇纏身的感覺,於是就有了身孕。而令人奇怪的是,這一懷孕就懷了十二年。後來就生下了一個人首蛇身的孩子,這就是伏羲。當地的人為了紀念伏羲的誕生,特將地名改為成紀,因為在古代,人們把十二年作為一紀。據史學家考證,古成紀就是今天的天水。《漢書》中說道:“成紀屬漢陽郡,漢陽郡即天水郡也。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所以,天水曆來被稱為“羲皇故裏”。
根據傳說和史籍記載,作為人類文明始祖,伏羲的主要功績是:一、教民作網用於漁獵,大大地提高了當時人類的生產能力。同時教民馴養野獸,這就是家畜的由來。二、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隻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三、始造書契,用於記事,取代了以往結繩記事的落後形式。四、發明陶塤、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歌謠,將音樂帶入人們的生活,幫助人們“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五、將其統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員進行社會管理,為後代治理社會提供借鑒。六、創製古代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