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牧羊童(1 / 3)

宇宙之初混沌未開,神鬼不存。直到一對陰陽珠掉落於人間,混沌初開,天地成型,又有靈氣滋養於其間,做萬物本源之氣。後有眾神采首山之銅做劍。以地火煉之,以海水淬火,最終劍身之上,一麵刻日月新辰,一麵刻山川草木,一麵書畜牧耕種之術,一麵書四海統一之策,此劍名為軒轅,乃是法則之本,劍中之聖。萬年之後,芸芸眾生終得以生長其間。

在這世上,原無修仙之說。隻是人間種種,諸如電閃雷鳴,水淹三戶,巨石滾落,都能使得生靈塗炭,橫屍千裏,此種情況實非人力所能及,便有臆想此為神仙所為。為此,人們開始大興土廟,誠心誠意,祭拜神靈,以求平安。久而久之,一些根骨極佳,又極其聰慧之人,從天地之間偶然悟得一些法術之道,能夠操控神雷,地火,天水,以及混元之氣。雖然與真正成仙相差甚遠,可是仍然吸引無數幻想成仙者,走上修真道路。

歲月如歌,如今天下修真門派林立,並無一大,而對修仙之道,各持己見互不相讓,導致不同門派之間弟子相見,言語之間有所不和便要大打出手。這些被使用的法術靈力,雖然沒有天雷,地火那般威力,可也極其容易錯傷無辜,架殃禍於百姓之上。因此,不少平凡百姓對修真之人心懷厭惡,有修仙之人都故意避之,甚至稱此為邪道。

然而,所為事在人為,如此混亂之世,也是英雄誕生之世。

此間種種感人世事,容我慢慢道來。

正文開始

男孩的名字叫做張子陽。

此時黃昏已過,夜幕正在悄悄的降臨。他眼前是一座破廟,廟的屋頂早已經被狂風掀去了一半,牆壁上也是千瘡百孔透著光。

張子陽打算在這裏過夜了。這裏有足夠大的空間可以裝下他的羊群和他自己。而且,這片區域沒有狼。他的羊群數量很多,若是在晚上走丟了一隻,第二天他就要花一天的時間去找。

張子陽用自己的衣服掃開一小塊枯葉泥土。羊群已經睡著了。他的隨身物品並不多,除了一些散碎銀兩,就隻有一本書和兩件衣服。現在他正在讀書。張子陽的心裏忽然有一種感覺,一隻羊正在從廟裏走出去。

他一抬頭,果然有一隻羊正在往外走。張子陽發現,他自己和這群羊有一種特殊的聯係。似乎是因為時間太長了,不光是他對羊群有這種感覺,羊群對他也有這種感覺。張子陽拉回了逃走的羊,繼續讀自己的書。

這本書講的是修真。張子陽其實並沒有想要修真,他買這本書,隻是因為這本書厚一些,這樣他看的時間可以久一些,而且睡覺的時候,腦袋枕著也會舒服一些。並且不同於那些普通數目,這本書上都是些伏羲八卦圖配上簡練的文字,他雖然讀不懂文字,卻把圖看的非常明白。這本書叫做《妙目圖解》,他已經反複看了兩三遍,其中的那些天水,地火之說,他也有了一些了解。

這一回,等到了下一個城池,他打算把這一本書賣了,再買一本新的,要更厚一些,這樣可以看的更久。

天已經完全黑了。

張子陽忽然被一陣打鬥聲音吵醒,羊群也被驚醒了。他自己走出破廟。

隻見有四個人在樹林中,其中有一個人已經被打傷,倚在一邊的樹上。還有兩個人手中握劍,與另一個人相互對峙。那兩個人相視一眼,同時將單掌立於胸前,右手持劍,劍指雲霄。

張子陽看得很清楚,這是他在妙目圖解上看見過的“乾一式”,以這一勢為抬手勢,都是借住天的力量。兩個人的劍上閃耀著白光,把另一個人的臉照的蒼白無比。

那個靠在樹上的人焦急說:“師哥,不行就走吧,你不用管我。”

另一個人顯然沒有退縮的意思。口中念了一些口訣,手中的劍同時揮向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張子陽同樣認得這一勢。在圖解上,這是乾坤式,這是要借住天地之力,而同時占據乾坤二字的,隻有天水或者地火。果然,他手中的劍紅光大起。顯然,這束紅光要比那兩個人光芒更勝。

那兩個人不想讓那人完成施法,同時揮劍而下,頓時狂風肆起,兩道白色的光柱向那個人爆射而去。那人並不驚慌,用寶劍在空中畫了個圈,輕鬆收掉了兩道白光。又抬劍而起,頓時熾熱的火焰布滿了他手中的劍,即使離得這麼遠,張子陽仍可以感覺到那令人心悸的溫度。兩個人驚慌失措。

那人卻沒有立即劈下,隻是誠懇的說:“我師兄弟聽掌門指令下山傳遞請帖,即使途中遇見像道友這樣想要切磋的,也並無任何傷人之意。隻求道友治好我師弟的傷,這些我們便都既往不咎了。”

兩個人連忙道是。於是那人散了寶劍上的火焰,收了劍。兩個人戰戰兢兢的走過去為另一人治傷。張子陽看得出神,沒有察覺到有人向他走了過來。這人正是剛剛能讓劍起火的人。

“這位小兄弟,我們四人可否與你一起,在這破廟裏借住一宿。”那人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