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三日,對於梵特小鎮的人們來說是很常規的一天,既不是王國的法定假日鎮裏也沒有哪戶人家嫁娶治喪,就連天氣都持續前一周的燥熱。
一切顯得那麼尋常。
小鎮的人們尚沉浸在枯燥的睡夢中,鎮口以南,一戶低矮土屋卻亮起了火光。
很不幸,這戶人家隻有女主人和他剛滿十五歲的孩子。
女主人叫做戴弗妮,十七年前隨著體弱的丈夫來到梵特小鎮。
起初,他們生活困頓,一日三餐無以為繼,年輕的戴弗妮日夜虔誠祈禱,希望至高無上的天神可以改變現下的窘迫。
戴弗妮的祈禱似乎得到了天神的憐憫,不久他們就遇到了好心的伯格老爺。
戴弗妮憑借一手熏蒸肉食的好手段,在伯格老爺的莊園裏擔當廚娘。
而戴弗妮的丈夫,雖然身體病弱,也有了一份打理花圃的簡單工作。
隨著戴弗妮的勤儉持家,丈夫的早晚辛勞,日子逐漸好轉。
一年後,戴弗妮受孕,有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
生產的當天恰好是伯格老爺的生日,他雖是衣食無憂的貴族卻寡居無子,喜宴上聽到此事,便給孩子取名為羅德·雷格斯。
雷格斯是戴弗妮丈夫的姓氏,羅德則出自神話中的一位英雄,寓意孩子生來無所畏懼。
隔年戴弗妮又誕下另一個男孩,起名溫吉·雷格斯。
和生產第一個孩子不同,這一年戴弗妮的丈夫病體漸沉。
戴弗妮一麵要操持莊園的飲食,一麵還要照顧病重的丈夫,起名似乎成了多餘而複雜的事情,於是她直接搬用了丈夫的名字。當然其中也有深意,希望她的丈夫可以永遠留在身邊。
命運終究是波折的,這一次神明沒有繼續眷顧戴弗妮,不多久丈夫離她而去。
送行的那天,她哭的很傷心,直到包裹丈夫的棺木入土後她又昏死過去。
丈夫離開後,戴弗妮身邊隻有兩個孩子。
好心的伯格老爺怕她一人無法過活,格外恩典,提議收養下她的大兒子將來可以繼承自己的莊園,這個孩子自然也要隨了伯格老爺的姓氏。
但戴弗妮拒絕了,孤身拉扯著兩個孩子,艱難地度過了九年。
大兒子羅德·雷格斯逐漸成長起來,不似他病怏怏的父親,體格異常強壯,剛滿九歲就馴服了一匹成人都不敢貼身的烈馬。伯格老爺大喜,便讓他接手照料莊園內的馬廄。
而他的弟弟溫吉·雷格斯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身體皺巴巴的,隻能幫著母親處理簡單的家務。
如果一直這麼平淡無奇地發展下去,戴弗妮和她的兩個兒子隻會默默泯於莊園繁雜之中,相依到老,但伯格老爺的好心卻打破了這汪平靜的湖水。他一直很喜歡羅德·雷格斯,始終沒有放棄將他收為養子的念頭,想到戴弗妮那決絕的眼神又望而生畏,終日唏噓不已。
莊園的管家山姆見的久了,就給老爺出了一個主意。
他建議讓羅德去鎮中最好的學院讀書,富貴氣息接觸的久了,小孩子大概就舍不得離開,對戴弗妮舊事重提或許能有幾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