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很少有人能夠修得文氣,而文氣也不是說你聰明知識豐富就有了,而是一個人修養文化的積累到了一定程度才能顯露出文氣。
當然,辛越也有過猜測,既然武者可以引氣煉體,不知道這文氣是否也能對讀書人帶來好處,當然了,這些對於辛越來說都還處於未知領域。
辛越見到司馬微,便將當日龐德公給辛越的信件交給司馬微。
在看過龐德公的信件之後,司馬微向辛越施禮道:“沒想到小兄弟如此年輕就能得到龐公如此高的讚賞,信中龐公托我若是小兄弟來到潁川多加照顧,能幫助小兄弟這樣的有才之士,我自然是樂意至極。”
辛越雖然沒有看過信中寫了什麼,但是可以猜測必是龐德公知道辛越想要尋找人才助手,請司馬微幫助了。
心中暗暗感激了一番龐德公,辛越趕緊回禮道:“那就多謝龐大哥了。”
這樣辛越和司馬微兩人便相互做了一番介紹,並探討了一些問題。
雖然沒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但是也讓司馬微認識到了辛越學識的淵博,這讓司馬微再次確認了辛越果如龐德公描述的那般。
當然司馬微心中對辛越也更加看重,幫助起辛越來也更加上心。
不然的話,以司馬微“好好先生”的習慣,今日來人即使是一位沒有任何才學,也沒有好友推薦,也沒有任何名聲的人,司馬微也一樣會認真接待,不過嘛,恐怕之後要司馬微幫忙辦事就不容易了。
辛越知道曆史上就有說法司馬徽從不說別人的短處,與人說話時,從來不問別人的好惡,都說好話。
鄉中曾有人向他問好,他回答說:“好”。有一次,有人告訴司馬徽自己兒子的死訊,司馬徽便回答說:“很好”。司馬徽的妻子知道後便責備他:“人們認為您有高尚的道德,所以告訴您。您為什麼忽然聽說他人的兒子死了,而對他人說好呢!”司馬徽回答說:“您的話也很好。
可見司馬微這位“好好先生”究竟有多“好”,當然了,也正是辛越知道司馬微這樣的行為原則,所以在與之交流的時候,盡量的展示自己的見識才能,不然辛越還怕司馬微見麵說“好”轉頭卻不認識了。
當然了,也許正是這樣的原則和習慣,才造就了司馬微過人的才學和超人的識人能力,因為他從不被一個人的名聲什麼的影響而造成對一個人才學的誤判,而是保持一貫的冷靜,才能清楚的看透一個人的真才實學。
由於下午司馬微還要去書院教學,同時辛越也表示想要去見識一番,於是辛越和許褚便和司馬微一同前去。
當然了,在這個過程中辛越也向司馬微打聽了一下書院的出名的才子們。
辛越相信,若是得司馬微推薦,肯定不會是那些隻會做表麵文章的人,同時辛越也是想要看看是否能夠找到一兩位自己知道的曆史名人。
對於辛越的詢問,司馬微自然是樂意至極,雖然不知道辛越為什麼想要打聽這些年輕才子,但是龐德公在書信中也有說讓自己向辛越多多推薦潁川的年輕才子們,想來既然龐德公都有說了,也不會有什麼歹事,自然就放心的推薦了。
還別說,司馬微將現在學院中的那些才子們一介紹,辛越就發現了目標,正是這次潁川之行最大的目標郭嘉戲誌才。
在司馬微的介紹中這兩人都是寒門才子,雖然小有名聲,比之那些望族子弟卻是名聲不顯,但是司馬微還是給了很高的評價,可見司馬微的確是能夠識人。
就在辛越向司馬微打聽書院中人情況的時候,不知不覺三人已經來到了潁川書院。
赫赫有名的潁川書院,沒有高大的圍牆,沒有燙金的匾額,沒有黃銅的獸麵門環,低矮的圍牆刷得雪白,一扉顯然年深日久的木門開啟著,正門的上方掛著一塊黑漆紅字木匾,上麵書著大大的四個字:潁川書院,落款:水鏡先生。字體遒勁有力,紅與黑相映,紅如鮮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沉穩而凝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