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酒宴結束,辛越也告辭離去。
之後幾天,辛越又前往顏王兩家分別拜見,當然更多的時候則是來到諸葛家,畢竟現在好不容易龐德公就在諸葛家,不多交流學習那就是太不會把我機會了。
當然,剛認了兩位小弟,也得加深感情啊,不然辛越的力氣不是白費了。
還好,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幾人關係拉近了很多,就連諸葛亮的態度也改觀了,畢竟兩人都還是孩子,即使再聰明也沒有那麼多心思,在辛越那層出不窮的招式之下,怎麼可能不改變!
轉眼間來到臨沂也有十來日,也是到了告辭的時候,在紛紛向眾人拜別之後,辛越帶著手下離開了遊曆的第一站,也是辛越為勢力奠定基礎尋找人才的第一站。
回頭看著這美麗的臨沂城,辛越不禁露出微笑,回過頭,摸了摸懷中的東西,不禁自語道:“沒想到臨走還能夠有這樣一個意外收獲,司馬微,水鏡先生,看來到了潁川要想法見上一見了。”
原來臨走的時候龐德公交給辛越一封信,是向龐德公友人司馬微介紹辛越的信。有了這封介紹信,相信到時候遇到司馬微,成功結交的幾率也將大上很多。
一番思慮之後,辛越揚鞭而起,留下一騎背影,在臨沂城外的大道上,漸行漸遠。
……
出的臨沂,再出琅琊,辛越一行向著下一個目的地徐州彭城而去。
之所以將下一站選在彭城,一個是因為彭城乃徐州重城。
彭城曆史悠久,以前就是帝王之都,據先秦典籍《世本》記載,“涿鹿在彭城,黃帝都之。”
原始社會末期,堯封彭祖於今市區所在地,為大彭氏國,徐州稱彭城自始起。
春秋戰國時,彭城屬宋,後歸楚,秦統一後設彭城縣。
楚漢時,西楚霸王項羽建都彭城。西漢設彭城郡,東漢設彭城國、建都彭城。
三國時,曹操遷徐州刺史部於彭城,彭城自始稱徐州。
以曆史觀之,就可以想象彭城的重要以及其發展。
其二,辛越不僅是想要見識一番彭城的繁榮,更重要的是想要尋找一人,張昭。
東漢末年,中原****,張昭隨其他難民逃到江南,受到孫策的重用。
孫策的領地上幾乎所有重要的事務都由張昭經手,他為孫策打平江東做出了很大貢獻。
因而他深受北方士大夫的敬重,在他們的書信中多有稱讚張昭的言辭。對此,孫策非但沒有猜疑,反而瀟灑地說:“當年管仲為齊國國相,齊桓公開口仲父、閉口仲父,而他則稱霸諸侯為天下所尊崇。如今子布賢明,我能重用,他的功名難道不為我所有嗎?”這足可看出張昭在孫策心中的地位如同管仲在齊桓公心中的地位一樣重要。
陳壽《三國誌》中更是評價道:“張昭受遺輔佐,功勳克舉,忠謇方直,動不為己。”
可見張昭的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特別是在內政方麵,更是少有人及。
辛越想要尋張昭,是因為辛越對於未來的計劃中內政以及自身的發展占據了很大一方麵,來自未來的辛越有很多方法可以迅速發展加強自身實力,但是卻是缺少執行的人才。而張昭,則是這方麵不可多得的人才,天下恐怕再也沒有比辛越張昭這樣更好的組合了。
……
這一日,彭城高大的城牆之外,一行人策馬而來,身後的大道上揚起陣陣塵土,四下行進間的百姓無不抬頭觀望。
之間道路上十多匹駿馬狂奔,而馬上皆是高大威猛之人。
待奔至城門之前,狂奔的馬匹驟然而停,人們乘此機會看清了馬上之人,各個氣質不凡。特別是為首一人,生得年輕俊朗,威武卻又不失儒雅,眼光犀利,讓人不敢直視,周圍百姓都小聲討論這是何家人兒。
辛越帶著眾人日夜兼程,今日終於趕到彭城。
一路行來,就見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可見彭城之繁榮。
在城門之前立馬而觀,進出城門者絡繹不絕,城內叫賣聲不斷,不禁感歎:“真是一處好地方,隻是不知未來是否能不受戰火侵襲,還是這般繁榮昌盛……”
駐足良久,辛越吩咐道:“進城!”
留下四周議論的人們,以及那挺直的背影,辛越一行入得城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