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林是天津城東南海河邊一村子,1860年天津開為通商口岸,英法德意日俄先後在此設租界。1900年義和團興起後紫竹林成為各國侵略軍基地,西摩爾向北京進犯就從此出發。
農曆5月20日俄軍在紫竹林對岸天津站屠殺義和團。次日聯軍攻陷大沽炮台,天津軍民遂包圍紫竹林,發炮轟擊各國租界。隨後義和團曹福田、張德成率2萬團民參加紫竹林戰役。6月初,曹福田和清軍甲午戰爭英雄馬玉崑在火車站與俄軍激戰。
英國人吉普斯的《華北作戰紀》記載:“俄軍每一次射擊就從義和團中傳出有規則的哀嚎,從那時起,大炮的轟擊持續不斷,夾雜野戰炮的間歇性射擊。義和團每離開一個地方就燒毀一片房屋,而在他們前麵不斷產生新的火光。由此俄軍可發現義和團活動,隨後激戰中義和團跳出來,喊聲越來越大,仿佛群魔亂舞,十分混亂。我們的火力似乎很有效,因為他們開始隱蔽了。然而他們的頭目們大多穿紅色與白色衣服,卻不屑於隱蔽,好像為了要鼓舞士氣似的。他們衝到了前麵,一麵發出狂熱的咒語和激怒的詛咒,一麵以一種舞蹈的姿勢前進,當我們開槍時他們躺在地上好像被打死似的,可是幾乎總是一會兒又爬了起來,並且向我們揮動拳頭。”
6月17日,清軍第一次向租界開炮,他們所用的都是開花彈,但在租界600英尺上空爆炸,因而對聯軍沒造成損失。6月18日“清軍繼續炮擊租界,當天聯軍運大炮和炮架的馬車因超載而被壓碎,聯軍十分緊張,隻好派50名海軍陸戰隊運來,聯軍開始還擊。中國軍隊的炮彈都打過了頭,在聯軍身後200碼處爆炸。清軍充分利用墳場做掩護,使聯軍看不見清軍人在哪,就這樣俄軍陣地吃緊。40人趕來增援,他們走到在清軍射程內的浮橋處遭炮擊,橋板被震壞,20人死了。清軍於是來攻,隨後俄軍、英軍上刺刀衝鋒,擊潰清軍”。俄軍在交戰中使用了氯氣炮,這是世界戰爭史上的第一次毒氣戰。
6月19日,清軍“整天在猛烈的炮火下構築防禦工事,拆毀籬笆,在槍上鑿槍眼。雖然炮火猛烈,但聯軍損失輕微,隨後聯軍在大沽拖船駁船公司塔樓上架起一門馬克沁炮,對清軍激烈炮擊,這天是紫竹林之戰最激烈的一天”。
6月20日,由於聯軍埋設大量地雷,義和團老大張德成找來幾十頭黃牛,牛尾巴係上浸過煤油的棉絮,然後點燃,牛忍著劇痛衝向了聯軍陣地。火牛踩響地雷,吼叫著衝入租界,點燃了租界的多座建築,義和團跟著火牛衝進租界,向聯軍猛砍一頓,聯軍死傷慘重。
6月21日,清軍轟擊織絨廠和汽燈房(這兩個地方易燃易爆),由於射程不夠,汽燈房前的房屋遭嚴重破壞,但清軍擊中了織絨廠,使得黃色火焰和白色煙柱騰空而起。聯軍說:“為防婦女兒童落入義和團手中,在最後時刻由各國軍官動手,殺死自己的女人孩子。”
但此後10天卻較平靜,到7月1日,外國所有婦女兒童都趁機離開了租界,清軍當天用運河水淹沒租界。7月3日清軍炮擊西摩爾的房屋,但隻打中其周圍的屋子。7月4日,“義和團搖旗呐喊前進,間或也向空中放幾下步槍,他們從城壕上一座橋通過,然後就轉向我方前進,他們擠成一團,簇擁著中央的一麵大旗形成一支龐大的隊伍”。聯軍向其開炮,就出現了篇頭的一幕。
7月6日,聯軍第一次炮擊天津城,1000名英軍試圖奪取清軍大炮,他們遇到清軍工事裏步槍巨大火力的射擊,損失慘重。7月7日,清軍“向租界西北角發動決定性進攻,但被日軍打退。炮戰使燃燒著的房屋冒出熊熊火焰,映紅了天空,把周圍的村莊照得通亮,在發紅的天幕襯托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土圍子上的哨兵的黑色側影。清軍一枚炮彈差一點就擊中聯軍彈藥庫”。
7月8日,聯軍用所有火炮向清軍陣地開火,法軍和日軍向西機器局開炮,英軍向馬場和天津城西南角開炮,俄軍向小樹林開炮。7月9日,日軍炮兵向義和團開炮,騎兵從側翼迂回包抄義和團,義和團很快撤退了。日軍騎兵衝上去打死100多團民,美軍300人趁機占領西機器局。當日,甲午陸戰英雄聶士成在八裏台被義和團與聯軍夾擊,壯烈犧牲。
7月10日,1500名俄軍和1000名法軍來到紫竹林增援。7月11日義和團與聯軍在天津站肉搏,印度兵從西側向義和團掃射,清軍向天津站打炮,並向浮橋發射開花彈,阻擋增援部隊到來。這天清軍死500人,聯軍死150人,且聯軍又增加了1500名美軍,中國軍隊的日子更不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