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9月15日,日軍第五師團第九旅團在平壤城東船橋裏與清軍發生激戰,大島義昌一聲令下:“開炮!”幾萬發各種口徑的炮彈掃蕩了清軍戰壕所占據的廣闊地帶。在炮火過後,馬玉崑的清軍從燒焦的樹墩子後麵、從戰壕裏麵,連續不斷地冒著密集的槍彈和炮彈向日軍陣地衝鋒。“嘟嘟嘟嘟嘟……噠噠噠噠噠!”日軍的槍瘋狂地發射著子彈。為了避免傷亡,清軍紛紛臥倒,匍匐前進。清軍前進到合適的地點後,趴在地上射擊,射出的子彈斜著飛出,許多日軍中彈,刺耳的尖叫聲從日軍隊伍中傳來。馬玉崑大喝一聲:“衝啊!”清軍將士奮勇殺向日軍……這就是平壤戰役中船橋裏之戰的場景。
在距此300年前的1593年,還是在平壤,明軍與日軍展開了血戰,隻是那次情況正相反:明軍攻城,日軍守城,日軍以留下1萬多具屍體為代價從平壤撤了出去。今天,與明軍同為中國人的清軍能否再續輝煌呢?
牙山之戰後,日本樞密院議長山縣有朋大將(1889年至1891年任日本首相)率軍2萬人兵分四路進逼平壤,該部隊番號為第一軍第五師團(師團長野津道貫)、步兵第九旅團(旅團長大島義昌)和第十旅團(旅團長立見尚文)。當時平壤的清軍有左寶貴、葉誌超、衛汝貴、豐伸阿、馬玉崑所部共2萬人,由葉誌超總管,另有朝鮮軍1000人。這幾個將領中隻有左寶貴和馬玉崑是好樣的,據《沈陽縣誌》記載,左寶貴治軍嚴明,將有才能的人都網羅到自己的麾下,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士卒都樂於為他所用。他在戰前就說:“敵人孤軍深入,現在正應該迎頭痛擊,讓日本人一艘船都剩不下,不敢再窺視我國。”可惜他的建議不被采納。
日軍大軍壓境,看看清軍都幹了些什麼。由於聶士成抗日有功,清廷升聶士成為提督,其部下得賞銀2萬兩,一派慶功景象。大夥都在喝慶功酒,防禦鬆懈,作戰警惕性很低,從軍隊上已經輸了。而朝鮮本來簞食壺漿迎接清軍,可是清軍奸淫擄掠無惡不作,朝鮮人民於是開始敵視清軍。清軍在人和方麵也輸了。
就在這軍無鬥誌、人民痛恨軍隊的情況下,9月15日,葉誌超得到消息:日軍將至。連日喝酒泡妞洗桑拿,把守平壤當成公款旅遊的葉誌超大吃一驚,忙問:“諸位有何良策?”豐伸阿說:“全憑統帥調遣。”葉誌超說:“那好,據兄弟看來還是深溝高壘,不戰為妙。”左寶貴說:“現在戰爭不比從前,炮火非土石所能抵擋,不如趁日軍未逼近,先迎擊方為上策。”葉誌超一聽臉色就變了,說:“我主守,老兄主戰,想必老兄有能力退敵,不妨自便。”左寶貴說:“朝廷讓您總管各軍,卑職安敢自作主張?但是這次開戰事關國家前途,我早已誓死報國,愛國寸心,請統帥原諒。”葉誌超說:“老兄知道報國,難道兄弟我就不知道報國?”左寶貴說:“寶貴食軍祿,盡君事,敵軍已到,隻有與他死拚。若今日不戰,明日又不戰,等日軍繞過平壤斷我歸路,我們就隻能束手就擒了。諸位好自為之,寶貴就此告辭。”說罷就出了大帳,回到營中,隻聽炮聲隆隆,他知道日軍快來了,於是率軍出戰。
就在左寶貴出戰的同時,馬玉崑率軍在平壤城東船橋裏已經跟日本人幹上了,他是條漢子,曾跟著左宗棠收複新疆,拿下烏魯木齊的就是他。麵對日軍的強大攻勢,他毫不畏懼。他說:“寧死無退!”前線告急,馬玉崑問:“死了多少?”“200.”“死到500再來報告。”當清軍陣亡500人後,馬玉崑率軍出擊,日本人寫的《日清戰爭實記》記載:“在如此激烈的炮擊下,原以為清兵會立即潰散,然而我軍前進一步,清軍亦前進一步,如此步步互相接近,此時除使炮擊更加猛烈外,亦別無它顧。戰爭越來越激烈,乾坤似將為之崩裂。”
激戰中,日軍聯隊長西島中佐的左額頭負傷,他對部下大呼:“寧可死在衝鋒的路上,也不要活著退下來,天皇陛下萬歲,衝啊!”21聯隊長武田中佐說:“不拿下敵人的堡壘,決不後退!”日軍嗷嗷叫著衝過來,可是卻被清軍猛烈的火炮打得不能前進一步,死傷枕藉。馬玉崑的清軍以2200人戰勝日軍3600人。船橋裏戰鬥是清軍甲午陸戰打得最好的一仗。
日本人在詩中這樣寫此戰:“霜慘烈,風蕭索,吾軍銜枚乘暗斫。平壤壁,大同江,古來天險稱無雙。陶器店頭資柵固,炮雷崩裂彈雨注。喋血登,蹈屍進,白日暗,山河腥。此役不克旗下死,嗚呼苦戰船橋裏!”
馬玉崑在船橋裏之戰將日本人打退,那麼左寶貴那一路戰況如何呢?左寶貴帶兵行軍還不到一裏,就與雨點般打來的日軍子彈相遇。
左寶貴接連開炮,日本人死傷慘重,日軍指揮官第五師團師團長野津道貫說:“我今率兵於千裏之外,與敵作戰,蕞爾此城,竟不能陷之,有何麵目謁我天皇陛下?我舉全軍以進逼城下,勝敗在此一舉!我軍奮勇陷城,我願足矣,如若不幸敗績,平壤城下即我葬身之處。”他的一番話使得在場日軍熱血沸騰。
日軍對清軍陣地開炮,可由於硝煙太大,無法瞄準,山縣有朋向山崎羔三郎提議用指南針指示方向。在指南針指引下,日軍攻克清軍兩個堡壘(清軍在日軍正北),清軍發現日軍有東西能測到自己的方位,於是對山縣有朋這邊一陣猛轟,結果指南針被炸毀。山縣直跳腳:“怎麼辦?”山崎深吸一口氣:“大人別急,咱還有別的辦法。”他給日軍下達了一個曠古未有的奇怪命令——抓虱子。日軍以為他喝高了,但領導的命令必須執行呀,一時間幾百人互相抓虱子,場麵壯觀。很快山崎收集到好多隻虱子,放在手帕上,隻見虱子的腦袋都指一個方向,山崎大喊:“那就是北!”這是日本民間判定方向的辦法。山崎下令射擊虱子頭指的方向,果然攻下清軍一個堡壘,此時清軍隻剩下最後一個堡壘了。清軍狂轟日軍陣地,許多日軍慘死,幾百隻虱子也成了“紅燒虱子頭”。但山崎還有招,他又下達了一個奇怪的命令——大軍趴在地上挖蘿卜,隻要看到蘿卜秧就別再挖了,日軍撅著屁股開挖,山崎看到很多蘿卜破土而出,突然大叫:“蘿卜秧少的方向就是北!大家猛轟啊!”日軍隨即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