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2章 楊新歸來(2)(1 / 3)

“軒車”和“輜車”供高級官員所乘。軒車曲轅,前頂凸出,車飾勝美。輜車四周設帷幔,頂如屋蓋,可以臥寢。三公、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官員,祭祀天地、隨天子祭廟堂、陵寢,立乘駟駕高車,以示崇敬。平日出行坐安車。二千石以上官員的夫人朝會時可乘其夫安車,平時則坐輜車。六百石以上官員乘用的施幡車,以席子、皮革製幡。各級官員坐車不得逾製,否則輕則免官,重則下獄。商人按例則不得乘坐馬車。

以我的身份,最少可乘安車。如今不得不以六百石官員的身份改乘牛車,真是晦氣。不過此車的確舒服,雖沒有馬車快,但走得四平八穩,毫不顛簸。而且觀之路上行人,皆是眼睛發綠,一副貪婪羨慕的樣子。

至陳留,便多派人手四下打探,又跑了酸棗、封丘、平丘、東昏四縣。真如人海茫茫,無從尋覓。隻得遣人回洛陽,求楊彪協助。

至郡治陳留縣,不免又感慨了一番。潁川、陳留兩郡相為唇齒,乃四衝之地。南及荊、豫,北達冀、幽,西接司隸,東及青徐,真是兵家必爭之處。從天下形勢來看,其又正處北方經濟中心位置,據而有之,則可覬覦問鼎。退失此處,則治轄偏郡,難以相持。後來曹操握此數郡,乃終有半壁河山,鼎鼎大名的許都更是在潁川境內,當時不過一小縣爾。

四月下旬,得報說王允隱居在小黃縣,便急急趕去。

陳留郡距洛陽五百三十裏,有城十七座。桓帝時戶有十七萬七千五百二十九,口八十六萬九千四百三十三人,算是大郡了。但黃巾起義後,頗顯蕭條。荒野瑟瑟,民有饑吟。於路雖能見到幾塊青青鬱鬱的麥田,卻也能看見不少荒置草盛的井畝。村莊經過戰火洗禮,十存五六,餘下的盡是些敗垣殘壁,發人追思而已。

小黃縣鄚坡北,據說為王允避居之所。天下起急雨來,道旁竹林,發出彈珠般沙沙的聲音。偶爾一陣風過,便聞車篷帷氈雨點打下,發出沉悶的撞擊聲。不過頃刻間,路麵泥濘難行,兩牛一車,都拉得十分費力。

雨季的情調也甚有意味。雨天安靜,避開無數喧鬧,亦可令人思維得到片時安寧。望著茫茫雨簾,什麼都不去想,似乎時間都隨之停滯了。忽然,透過小窗,我看見幾位正欲覓避雨處的姑娘,嘻笑著從竹林間跑來。她們手上兀自拿著小籃,似乎裝著剛剛采擷的地耳。她們追鬧著,完全不在乎這場不速之客。不一會兒便俱奔到車前。

我忙叫道:“幾位姑娘!不知去王允府的路怎麼走哇?”

那些姑娘們回過頭來,笑道:“我們正是王家的婢子,你們是來找大人的嗎?”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大喜之下,我忙命人請她們上車稍避。那些姑娘們被淋得透濕,卻不好意思般,呐呐地不肯登車。我笑道:“行路之人,便也不拘那麼多禮數了。你們不想挨淋,就上來罷。後麵那輛小車可是裝滿的,再盛不下半個人呢。”

眾仆役此時頂風冒雨,推趕牛車,聞言都會心的笑起來。待她們謝恩上車稍避,我連忙問起楊新的事情。“我此來是向你們家主要人的。我的小侄女被人拐賣,聽說現在正在王家當侍女。不知道你們是不是有印象?”

便將新兒的長相、身高大致說了。一婢女思忖半天,先開口道:“好一段時間沒來新人了。大人所說,莫非是被老爺禁於後院的丫頭秀兒?”

我吃了一驚,望了望小清。“到底怎麼回事?那秀兒是什麼時候進府的,又是怎麼得罪了主人?”

那婢女想了想,道:“那秀兒是前年十月入府的,因為做事伶俐,一向得夫人寵愛。今年公子定回來,看中了秀兒,暗中想納她為私房,卻不知怎地被老爺知道了。老爺一向治家甚嚴,聽說此事大感震怒,便以家法嚴懲了公子定。還不顧夫人勸阻,把秀兒也關了起來。說她無德無行,身又下賤,三番四次地要處死她。”

我又問起秀兒的種種特征,無一不是新兒的樣子。又驚又怒:反了反了!王允這老東西,敢如此胡作非為!老子的侄女,也敢這樣欺辱,他還要不要性命!憤然立起,“老狗欺人太甚!我侄女長得漂亮,難道便是犯法嗎?”